哥窑瓷器和汝窑瓷器谁贵?
哥窑瓷器和汝窑瓷器都属于宋代五大名窑瓷器,哥窑和汝窑是独立的窑口,制作的产品风格各异,因此无法比较哥窑瓷器和汝窑瓷器的贵贱,需要根据具体的瓷器而定。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阶段,经济繁盛、文化发达,传统工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宋代帝王玩古成风,在文化艺术领域的造诣很深。在他们的直接影响和倡导下,仿古风盛行、金石学兴起、宫廷工艺美术得到了高度发展。宋徽宗赵佶不仅擅长诗文书画,而且对工艺制作亲自动手,精益求精。宫廷的能工巧匠、奇艺绝技和优质资源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整合,加之对外交流频繁,大量国外技术传入,制瓷工艺达到了历代瓷器制造的巅峰水平,其制品被后世喻为“神品”和“绝品”,对后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在宋代的窑址中,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成就最为突出,号称“五大名窑”,哥窑名列其中。哥窑窑址在浙江省龙泉县,烧制年代据考证应为南宋中期,也就是宋朝被迫南渡以后。哥窑瓷有“紫口铁足”,釉色以青色为主,并以釉面的“开片”见长。哥窑器皿造型大多古朴典雅,以仿商周青铜器为主,如鼎式炉、鱼耳炉、篮式洗、贯耳瓶、葵口碗等,这体现了宋徽宗“以古铜器为尚”的审美情趣,也表达了北宋统治者对于古代“圣君贤达”政治的深深怀念;哥窑器皿的釉色以江南水月的碧绿相仿,这反映出南宋统治者对历经战乱和动荡不安后的世道已感到心灰意懒、顺从自然,转而开始沉溺于淡泊、超脱和空灵的佛禅意境。
哥窑器皿在传世过程中,多为明清皇宫收藏,存世极为稀少,现有权威记载的只有两百来件,绝大部分被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目前,哥窑器的考古发掘品还未正式出土。
“高古瓷”这个概念的提出是由北京故宫博物院著名的瓷器鉴定专家冯先铭先生最早提出的。因为中国瓷业的出现始于商代末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它的发展从萌芽到成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距今年代较远的瓷器(明代以前的瓷器),因为经历了多年地下埋藏或多年的流传,形成了古朴自然的莹润之光,所以称为“高古瓷”。“高古瓷”存世量稀少,存世的元代以前的瓷器在市面上比较难买到真品。所以,它兼具了文物和艺术品双重价值。高古瓷在拍卖市场上以宋代五大名窑的瓷器最为抢眼。2011年,一件清乾隆仿哥窑葵口钵以460万被拍出,一件清乾隆仿哥窑贯耳方壶以310万成交。2012年,一只北宋汝窑天青釉葵口洗以2.0786亿港元成交,刷新了宋代瓷器世界拍卖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