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白瓷器易碎吗?
建白瓷为黑釉盏的副产品,窑内烧黑釉盏的时,有少部分贴烧的匣钵内面,由于窑内高温和气氛作用,生成了均匀的白釉,这就是建白。建白瓷器易碎。
建白瓷是建窑兼烧的黑釉瓷的副产品,数量极少,极为稀有,极其珍贵。其为南宋时期建窑所特有的产品,具有特殊的工艺特征。由于建窑瓷素以建盏著称,关于建白的历史文献未见记载,所以对建白瓷的年代和出土地点,有的书刊持有不同见解。
建白形成原理,是建盏的黑釉粘度较大,为了确保建盏釉水厚润,烧成时又有一定的流窑倾向,故烧建盏时采用垒钵方式,即用匣钵将建盏托住,再用"米通"(土钉)将建盏和匣钵固定。也有将建盏口沿用少量的泥浆,粘在匣钵的内面。由于建盏胎体较厚,底足较大,垒叠匣钵的高度较高,容易发生倾倒和相互碰撞,为了增强叠烧的牢固性,就有意识地,在匣钵内加入较多的陶泥,形成匣钵内壁的圆弧面,这就增加了匣钵上建盏的接触面和粘接的可靠性。匣钵入窑烧成后,由于匣钵内没有氧气,形成的还原气氛,匣钵内面与建盏接触的部位,由于建盏的黑釉对窑内高温起辐射作用,使匣钵内面的高温釉,温度高于建盏的黑釉。由于匣钵内无氧的强还原作用,高温釉的粘度较大,且釉层较厚,使得釉水呈无色透明状。釉水经过缓冷,釉内微量的铁元素迁移聚集,形成了建白冰裂纹和虎皮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