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可就是有点复杂了,需要仔细的说一下。 首先从年代上来讲的话呢,您这个瓷器是60年代的产物,那么时间跨度就大概有了30年左右,这30年期间内外有比较大的变化,那么具体的变化是什么我在这里就省略了(毕竟不是专业搞文物或者收藏的真的不是很清楚)不过据我所知应该是有变化的了。
现在的茶宠已经逐渐商品化,而且种类和花样也是越来越丰富,一般现在玩茶宠的,多会选择一些具有特色或者做工精致的茶宠来玩养,这样的茶宠玩上几年,茶垢洗掉之后也多少会有一些变化,算是有点玩头,但是一般老的紫砂茶宠还是相对比较少见的。
“刻”字本身就有问题,应该叫“刻瓷”,不过现在很多人简称“刻瓷”为“刻”。 刻这个字,本身是用的刀,而且是有刀口的,代表是用刀具在石材或者金属上雕刻。 而“刻瓷”的“刻”则是用刀刻在瓷上,只不过这里的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刀,而是专用的刻具——竹木或骨质笔锥,用它在瓷上刻画。
“铜钱”谐音“财源”,又因铜钱外圆内方,有聚财的寓意;“一串钱”自然就有“万贯财”的意思了。 “财源广进”是人们对人生境遇中“金钱”、“财富”的一种美好向往,并希望拥有大量的金钱和丰富的财富,这固然是一种乐观的人生观,也是人们为之奋斗的目标之一。 所以用“钱串子”比喻“财源滚滚”是再恰当不过了。
我国的第三套人民币目前已经退出流通领域,成为收藏品在市场上交易,其中五角的硬币只有我国从1980年到1986年发行了7年,之后就没有再公开发行过,成为收藏界极为追捧的藏品,价值不菲,那么,曾经退出市场流通的其它角币,如2分、5分、1角等是否有收藏价值,有什么特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