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正的书法如何回敬?

贝柔彦贝柔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相邀 “雅”是魏晋时期的审美风尚,“正”则是隋唐时期的审美规范。这看似简单的对举却蕴藏着中国书法史中的一段公案。 汉末魏初时,隶书渐弱,草书渐兴,而楷书作为隶书的减省,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并被世人使用。此时,钟繇、王羲之等大家纷纷提倡楷书,认为楷书写出来整齐划一,便于书写,可以传播;也有人说楷书写出来端正大方,有君子之风。总之就是认为楷书好。

但是当时还有一部分人推崇草书和隶书,比如曹操,他的《让县自明本志令》就用到了章草(见图)。此外他还在《孙子吴起列传》用到了今隶书。从现有史料来看,三国时代的书法还是以书体为主流风向。 晋末南北朝时期,南朝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一派提倡行书和楷书,而北朝则以北魏的“魏碑”为代表。北魏的书法在继承汉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了一种方笔为主的书体,后人称之为“魏碑”。这种新的书体深受南朝人的喜爱。

到了隋代统一中国后,国家大兴文教,崇尚法度,于是以唐太宗为首的唐代书法家们开始大力倡导“书贵瘦硬”的楷书。所谓“瘦”是指结字上左缩右展,上下收敛,重心下沉;所谓的“硬”是指笔画硬朗挺拔,棱角分明——这些特征直到今天都被当做楷书的标准,可见影响力之大。 在倡导的同时,他们也在实际创作中进行了尝试与探索。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欧阳询了,他一生留下了许多楷书作品,但最负盛名还是《九成宫醴泉铭》(见下图)。该碑用笔方整严谨,骨力遒劲,被后世称为“楷书之祖”。

可以说,由魏到唐,楷书完成了从隶书到今隶再到楷书的发展过程,最终确立了其在汉字体系中的绝对地位。因此我们所说的“正”一般指的就是楷书。 至于“雅”,则一直是人们对审美的追求。其实“雅正”这个词最早见于东晋王羲之的《书论》:“夫书须得似曲虎,乃谓成功;若拘泥於法,乃成死法。”这里的“似”并不是像的意思,而是“合乎”或“符合”的意思,所以这句话的正确翻译应该是“书法作品要写得合乎法度才算成功,如果拘泥于古法那就是死的技巧。”由此可见王羲之对“法度”的重视。不过由于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正是隶书向楷书转型的时代,所以他并没有强调楷书的重要性。反而认为过分的强调笔法、墨法会让艺术失去生气和活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他是比较欣赏王献之的那种“不乖不失”的书法理念的。这也为他后来的“尚韵”思想埋下了伏笔。

盖歆梅盖歆梅优质答主

这算什么问题呢,你问反了。 首先你要知道他为什么要给你题字? 他既然已经给你写了“雅风”两个字,那你就没必要再给人家题一幅“清逸”之类的字了。 再者就是看你们关系怎么样,如果是特别好的朋友的话那当然也可以题字,但最好就是和“风雅”有关的诗句什么的;如果一般的朋友那就没必要这么麻烦直接送一幅《兰亭序》或者一副王雅宜的字也行啊(这个王雅宜可是明朝的大书法家)………

总之我觉得题主应该先弄清楚你为什么要把他的字拿去裱起来而不是自己留着。 如果是你觉得你自己很牛的话你就直接去给他送去就可以了,如果他不要你就说你想把它放在自己的书房里以作纪念!这样就行了。如果他不识抬举那么这种人也不值得深交不值得尊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