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如何区分玉石和翡翠?

封爱国封爱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新疆和田玉产区,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场景:一些人手里拿着各种颜色的石头,一边把玩一边自言自语道:“这是什么玉呀,怎么这么黄(青)呢……”;而另一些人则是抱着各种各样的玉件,嘴里念念有词:“这是不是和田玉啊,为什么这么白呢?”。 实际上,如果仔细观察这些被误认的“玉”,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个规律——颜色较深、结构较密的常被误认为是和田玉,而颜色较浅、结构较疏松的则经常会被认作翡翠。也就是说,“颜色→结构→识别”是人们判断玉料的主要依据。

比如,在新疆市场经常可以见到的塔青(一种产自新疆的蓝色翠青玉),由于蓝色的缘故,经常被误认为墨玉或碧玉;同样,在云南市场常见的“花青”种翡翠,因为颜色分布不规则而且以绿色为主色,所以很容易被识别为和田玉。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同样的玉,有的被误认作和田玉,有的却被错认成翡翠呢?难道是判定的原因不同?

事实上,判断玉器最本质的依据只有一条:化学成分(氧化硅)相同。除了这一关键特征相似以外,玉器的形状、大小、颜色、光泽等外在特征都只能起到辅助判断的作用。 而大多数商家或玩家在判别玉料时,往往只注意到了表面特征如颜色、光泽等,忽略了最重要的内在特征——化学成分。正是这种忽视,使得类似塔青这样的“假白玉”有机会混迹于白玉之中,而“假翡翠”也会偶尔得逞。 如果大家掌握了这条核心的判断标准,再结合文章开头提到的几种辨别技巧,想必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区分各类宝玉石。

仲娴仲娴优质答主

和田玉分为山料、山流水料、籽料。山料外观为棱角,有解理裂隙,是原生矿开采出来的;山流水料,受风化、雨水冲刷剥落崩塌到河流中上游,经短期搬运磨圆程度不高,有少量皮壳,多呈bullet形状,棱角锐利,仅表面略有磨圆;籽料被河流搬运到河流的下游河道或戈壁中,经长期地质作用,形成棱角大部分或全部磨圆的卵石,圆润光滑。

翡翠的硬度高于和田玉,所以翡翠有玻璃光泽和强反光率,而和田玉的硬度没翡翠大,所以它有油脂光泽和弱反光率。翡翠一般都有裂纹,和田玉即使有,也很少。翡翠常有石纹,和田玉不常见。

翡翠有紫罗兰色(茄皮紫),和田玉没有;碧玉有色泽,翡翠也有绿,但两者色泽不同;翡翠有红、蓝、黄、白种颜色,和田玉色少。和田玉有翠性、橘皮效应、水草纹、冰点、石花、糖色、癣;翡翠也有冰点、癣、冰裂纹、柳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