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少方彪?

扶杰扶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看了下题目,原意应该是问“中国的方伯有多少”吧…… 先摆结论好了,中国的方伯大概是30~50个左右。考虑到秦统一天下以后实行郡县制,而郡守是郡一级的行政长官,那么方伯大概相当于县级行政单位的领导了(西汉前期甚至郡守都没有直接管理的权力)。从官阶上看,应该属于九品正令史以上,不过担任这个职务的人一般都有士族背景,所以可能算六品清资官。

汉承秦制,汉朝的中央政府设置十三部州刺史,监察地方。这十三部州的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省、自治区,而刺史则是每部各选一名,全由朝廷任命。由于这种制度是由东汉班固所著《汉书》中提出,因此也称为“汉书十二州”。 这十三部州的名称和现在的省份大致相同,只是部分地区的归属不同而已。例如冀州包括河北省大部分和山西省的一部分;兖州只包括山东省的一部分;益州包括四川省和云南省;并州包括山西省的大部分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等等。

每个州下面设郡,郡下面设县,县的政令都须通过郡、州两级机关向上汇报才能生效。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隋唐,不过隋朝的时候在州之下设置了郡、县二级政区,唐朝又恢复了州、县的三级政区。宋朝实行“路”的行政区划,州改为府,与县同级。

元朝开始实行行省制度,这一制度被后世沿用至今。元明清时期,一省的行政长官称为“布政使”“藩台”或“抚台”,简称“台堂”。而方伯的称呼则很少见了。不过明代还一度设置过“都司”等军事机构,其长官也称方伯。 从汉代到民国初年,两千年的时间,方伯一般是由士人担任,因此也留下了不少典故传说。如东汉末年宦官专权,为了讨好党人,特地下诏封诸党人为“亭侯”,而“亭伯”也就成了党人的代称。又如东汉桓帝时太学生李膺仗义直言,得罪宦官,被诬陷入狱,后得以赦免,世称“李侍中”“李亭伯”。再如南朝宋武帝刘裕少时有“异志”,不愿在乡里做小郡尉,于是就跑到京城建康做了“建威将军”,当时人称“刘建威”“刘建威伯”。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