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平尺怎么计算?

花长海花长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也很困惑,一直以为每幅字画都是按平尺买卖的……直到我买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买的时候店家给的尺寸是248*1203mm,我算了一下大约3.5平,价格600元每平;而同样大的宣纸(241*1237)卖75元每平。虽然纸质不同、年代不同,但总觉得店家好欺负就让他退了差价并另加200元的手工费。结果店家给我发来这幅画时,我心里咯噔一下,这特么怎么能叫一幅画呢!

这是剪裁过的《清明上河图》,原卷长1295mm,宽度最大处约1335mm——也就是说这张纸完全可以裁成4-5份,而我收到的是剪裁过的一份,剩下的部分仍按原样打包在库房。于是我又和店家商量少收一点手工费,结果他居然让我再付200元……

我仔细回想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对,是不是给店家留下了讹人的把柄,越想越气,于是写了一篇长一点的解答。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古代字画是用丈幅衡量的(这里强调一下:我说的是“用丈幅”而不是“用平方米”来衡量,两者不能划等号)。如宋代苏轼与米芾的文戏中谈到“扇子骨”——即现今所说的折扇,这种扇子通常是宽66cm,高44cm,而唐代李白诗中提到的“尺素”“书札”也是这个尺寸。而宋代以后,由于印刷术的普及,书籍的价格大幅下降,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大大提高,因此对文字量就有一定的要求,字越大越受欢迎,比如明代宋懋晋的《云山图》自题云“此图题咏颇繁,而字不足容,故随题处略缩,使与下边空处齐。”

宋代以后字是用“寸”来衡量的,一寸大概相当于今天3.3cm。 而我们今天所购买的古画绝大多数都是近代和现代的产物,这些作品大多都符合我们现在所用的宣纸、毛笔、颜料、浆糊等的规格,因而我们可以按照现代的标准去衡量。 但是古人有古人的标准,而我们购买古画所遵循的规矩却是现代人定的。这就造成了一个矛盾,我们既想拥有古代的艺术珍品,又想要付出最少的钱,这样的想法符合经济学的原理吗?我想是不太合适的。就像我在街上看见一个相貌英俊身材好的帅哥迎面走来,我想和他交个朋友,然而这位君子并不认识我(或者他不承认是我这个粉丝),于是我只好死皮赖脸地上前搭讪,说些“先生你好,我能请你吃个饭交个朋友吗”之类的低三下四的话,这样就能把对方追到手吗?不可能吧!古人作画是很讲究的,他们用的笔、纸、墨、胶等都是有一定标准的,而且这些材料成本相当高昂,不是老百姓所能负担得起的,因而古人作画是相当奢侈的。而我们今人购买古人的画作却在斤斤计较,想以最少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这是可能的吗? 我觉得是不太可能的。如果可能的话,那些书画家们还拼什么命去创作啊,直接挤破头去古玩市场倒卖就行了。

所以,我认为我们在评判一件古代字画时应当一分为二,既要看到古人的高超艺术造诣,也要看到古人挥霍无度、糟蹋材料的恶劣品质。前者是我们学习发扬的地方,后者则是值得我们警醒的地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