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棋书画指中国的哪四大?
古代所谓的“四艺”,实际上是指四种艺术形式,即书法、绘画、诗词(包含散文)和古琴。为什么是这四种呢?因为这几种艺术表现形式在汉代就有了,而且流传至今,有着比较完整的传承体系,为大众所接受并喜爱;在这四种艺术中,只有古琴是古代文人自我修养的重要方面之一,其他几种多属文艺范畴。
当然,如果论起起源,那可就早多了。比如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诗圣杜甫,文圣欧阳修等,这些人的字、画、诗词都在历史上出了名,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所以他们的艺术形式就能代表这个时代艺术的最高水平,并被后世所敬仰和学习。 除了以上四种艺术外,还有很多种民间艺术形式,比如戏曲、曲艺、杂技等等,虽然受到民众的喜爱,但并不属于“高雅艺术”的范畴。因为这些艺术没有完整的传承谱系,很难进入文人的视野,成为他们自我认同的一部分。
事实上,“四艺”的概念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着变化。在古代,文人们总是以能“琴棋书画”为荣。到了近代,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文人们的审美发生了改变,他们开始崇尚力量、崇尚阳刚之美,于是武术逐渐取代了琴棋书画的位置,被奉为传统艺术的“四艺”之首。
当然了,现在社会风气更加开放,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更加多元化,因此武术的地位又受到了挑战,不少年轻人选择去学习和欣赏街舞、爵士等新的艺术形式。那么,你认为还有什么新事物有资格取代“琴棋书画”呢?
琴:古琴 古琴有伏羲式、神农式、仲尼式、列子式、连珠式、灵机式、落霞式、伶官式、蕉叶式、秋鸿式、 crane 鸳鸯式、亚额式、凤势式、连馨式等50多种式样 。现采用的古琴的形状,为东汉后期成熟定型下来的。通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 365 天。琴面为弧形,象征天;琴底为平,象征地。“天圆地方”是中国古代文化对宇宙认知的总体概括。从古琴形制外观上,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
棋:围棋 围棋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的一个智力项目,弈棋文化是中国最古老的智力文化之一。中国围棋的历史悠久,围棋发明于中国,可以说是棋类之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它蕴涵着中华民族对智慧、恬淡、平常、平和等思想的追索,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灿烂瑰宝。
书:书法 中国书法是关于写字的一些用笔方法、结构方法乃至章法方面的技巧。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铸刻在青铜器上称为钟鼎文或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画:中国画 中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到了唐代,中国的绘画有着飞跃的发展。在宋代,以前的宫廷画和文人画互不相关的情况有了改变,在山水画派中逐渐形成画院体和文入画家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开始形成以北宋和南宋院体和“元四家”为代表的山水画派,中国画进入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