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防伪条叫什么?
这个防伪条,有专业的名称——安全线 银行专用术语中称“防钞纸”。 常见的钞票中都有一条安全线,在特定条件下方可被观察到。观察时只要将光标置于钞票任意位置,然后缓缓移动,如果看到有一条亮线划过,就说明是假币!(注意不是真币!) 这是因为: 我国现行的人民币纸币(以下简称“钞”)共有16种面额、89版54种主图案和703版2256个编号。这些数字意味着,若要对付假币,必须准备16种面额的防伪工具;而面对如此繁多的票券号码,仅依靠人工检查是不现实的。我们如今使用的安全线都是荧光防伪。
早在80年代,我国就发明了无色荧光油墨印刷技术,应用于第五套人民币1元纸币和第四套人民币2角、2元、50元、5元、10元的印制中。 目前使用的第六套100元和50元纸币的防伪技术更为高明。在印制工艺上,采用了涂布、烫印、微缩文字等,使防伪性能大大提高。
人民币防伪(RMB anti-counterfeiting)技术根据实现载体的不同,分为纸张防伪、油墨防伪、印刷防伪和设计防伪等。印制人民币所用的纸张原料为棉短绒和优质针叶木浆,纸张中保留有部分棉织纤维,各面额的钞纸中分别加入有一定规格和数量的磁性纤维、彩色纤维、安全线等防伪纤维。采用的油墨有磁性油墨、有色荧光油墨、无色荧光油墨、防复印油墨、红外油墨等。根据人民币防伪的要求,除在版式设计上遵循一定规律外,还从货币的总体设计上采取一些防伪措施,如水印设计、对印设计、色彩设计等。印刷防伪技术有胶印、凹印、丝印和一些特殊技术如光变、全息等。
安全线
在印制过程中埋入钞纸中的实物线,有全埋式、开窗式等类型。中国人民银行在第五套1999年版100元、50元纸币和2000年版10元纸币中采用磁性全埋安全线,开窗部分可见缩微字符(¥100、¥50、¥10)组成的全息图案。有部分缩微字符可见,仪器检测有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