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汾酒有收藏价值吗?

益梓嘉益梓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什么是汉汾酒 说起“汉汾酒”,就必须说说与它渊源的“汾酒”。据《晋书·陶侃传》记载:“侃字士行,本雁门人……初任江东军司,生辰即拜侍中尚书仆射,加征虏将军,领豫州刺史。时军士多欠粮饷,侃乃以谷千斛,作二十斛许,在米中乱之,呼粮官取索,每斛得五钱。又因军中有盗白绢者,其家贫苦,愿用绢偿罪。侃曰:‘此绢可充官用否?’曰:‘不可。’”。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库养军”故事。

而“汉汾酒”就来自这个故事: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十月,赵王司马伦鸩杀晋惠帝,把持朝政。他为了讨好权臣孙秀,将当年从匈奴处缴获来的大批绢帛赠送给孙秀,并特命工匠在绢帛上雕刻下“孙”字,作为孙秀的个人财产,称“孙尚方”。后来这些“孙尚方”的绢帛流通到民间,人们便称之为“孙货”。由于这种“孙货”品质优良,深受老百姓喜爱;再加上“孙”谐音“逊”,暗示着说话应该谦和有礼,所以人们都很喜欢这种商品。因此这类产品销量很大,许多商贩都想购买用来贩卖,于是“孙货”的价格逐渐上涨。

有人看到有利可图,便将“孙货”改铭“汉货”出售,因为当时汉朝的影响力仍在,这样改名字不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反而觉得物有所值——毕竟汉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强盛时期,人们很看重这个朝代。当然这种“汉货”实际上还是“孙货”,不过是换了个牌子卖而已。这显然是一种商业炒作行为。

到了东晋成帝咸康二年(公元336年),朝廷颁布诏令:所有“孙货”一律改刻“汉货”字样,不得再铭“孙”字。由此,“汉货”之称流行开来,并一直沿用至今。而“汉汾酒”也正是起源于这一时期的商品。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汉货”的品质好,商家们赚取了丰厚的利润,使得社会风气也发生了微妙的改变——人们变得越发浮躁起来,各种投机取巧的行为层出不穷。

2、为什么是汉汾酒 既然“汉汾酒”来源于“汉货”,那么为什么不是“汉琼浆”“汉玉液”呢?其实这与晋代的酒文化密切相关。根据当时的制度,只有皇帝和大臣才有资格饮用酎酒(浓酒),普通百姓只能饮用寡酒(薄酒)。如果谁胆敢说朕喝的不是酎酒,而是寡酒,那就是大不敬!所以皇帝的诏书中经常提到“赐吾醉饮”或“吾饮酣醉”云云,仿佛他们真能饮得“酎酒”一样。

事实上,皇帝和贵族所饮的“酎酒”实际上是甜酒,是用各种美味食材酿造而成的。不过这种甜酒度数低,后劲足,喝多了也容易上头。有一次,武帝饮酒过多,竟然醉倒在了殿台上。晋书·武帝纪中说:“天子不能重饮,至醉而犹蹈舞。”可见他们虽然能饮“酎酒”,但酒量并不好。

到了晋代后期,这种严肃古板的酒文化开始被打破。《北齐书·文宣帝纪论》中提到:“自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平陈,至天下大乱,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大唐建国,凡三百七十七年间,四姓世家,累世贵盛,未尝折节。”也就是说从魏晋南北朝直到隋唐初期,门阀士族一直处于权力巅峰,无论是皇帝还是平民都不得不对他们礼让三分。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人们喝酒越来越豪放,不论贵贱,一桌上往往混坐在一起,边说边笑,举杯痛饮。

在这种环境下,各种低度的白酒应运而生,“汉汾酒”也就产生了。其实直到现在,我国西南地区还流传着一种“烧白干”,用高度粮食酒浸泡香料,然后加热煮开,边煮边饮,很有特色。而这种低温发酵的白酒,也是古代“汉汾酒”的主要做法。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