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钱在民国时期还能用吗?

欧阳弘博欧阳弘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银元改革实施办法》,规定“以银本位制度发行钞票”、“严禁银两买卖”,要求民众将银两兑换成新的国币——银元。 1948年12月,国民党政府正式宣布取消法币、关金等旧钞,大量发行银元券,与美元挂钩,并限定美金价格不得超过多少比率。同时,为了控制物价,禁止黄金、白银出口,收购外汇。 这些措施的结果就是,民间收藏的白银大多被兑换成了银元券。

当然,也有不肯换的,比如老百姓手里那些细软——金条、金砖。这些可都是能拿来做生意的“硬通货”,比之纸币可是要可靠得多。但那时候物资紧缺,有钱也没处买东西,还不如换成人民币实惠,而且当时的人民币要比现在值钱多了(1元=7.9万元),于是百姓纷纷把金条拿到银行兑换成为人民币。 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的经济还是处于极度匮乏的状态。1960年到1973年间,国家共调拨了24亿元物资(包括粮食、棉花和油类)进口铜,用于制造货币发行和储备基金。

到了八十年代初,情况仍然没有多大好转。1980年,我国外汇储备仅190亿美元,而到1982年就下降到了76亿美元,连买3年石油都不够! 就在这时,国际上出现了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瑞郎的态势。因为国际社会的通用货币是美元,所以那时人们最相信的还是美元。但世界上的黄金总储量是有限的,如果所有人都去抢购黄金,那最先买到手的人就赚了。

于是,从1980年起,中国开始大幅度增持黄金,到1982年时已经增持了将近300吨,占当时全球央行黄金储备的三分之一。 直到今天,中国的外汇储备中,依然有相当一部分是黄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