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玉璜有收藏价值吗?

酆玥瑶酆玥瑶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一直是一个爱玉的国度,这从历代的帝王将相、儒生名士对玉的推崇中可见一斑。

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制玉历史,玉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黄金有价玉无价”,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因为玉石生成珍贵难以外,更重要的在于玉有缤纷的色彩,有纯洁美的内涵,不仅有装饰作用,还有神秘的力量作为依靠。在现代社会上,不但成年人喜欢玉,不少年轻人也给自己的宝宝选择戴上吉祥福瑞的玉饰。而玉璜则是重要的远古祖灵文化标志和礼器。

“玉璜”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用玉制作成的半璧形器具(也有全璧形的),根据古籍的记载和当今学者的研究成果,它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而盛行于夏至商周之间。尤其是商周的玉璜是最为辉煌灿烂的一个发展阶段,这期间不少名家之作流传于世,不胜枚举。当时的玉匠根据璜的形状、大小、用料等区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主要有两种:一是祭祀时使用;二是富贵驱邪之用。《周礼》中称其为“春官”之职,其制度森严,区分等级所用。

从出土的玉璜来看,其形制很多,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扁平椎体、弧边圆形、片状扁平、宽条带形四类,长度在10-50厘米之间,厚0.2-1厘米,少数质地优良者带有蓝色斑点。虽然形状、大小不一,但从整体看来,它们的形状都是半圆形,上窄下宽。从边缘来看,有的玉璜一侧边缘无锯痕,另一侧边缘则沿袭原始玉璜的锯割痕,这为后人所钻穿;还有的是两侧边缘都有明显的卷鼻锯割痕。根据其形状和边缘状态,科学、全面地划分为不同类型、等级和用途。

从新石器时代玉璜的出现到清代末年玉璜的发展,历代不少名家名作流传于世,不胜枚举。

商代的玉璜除祭祀之外,还有一种“冲牙”。《周礼》中称“王六羁”,这是一种贯佩于胸前以执旗柄的玉器。《释名》中又称其为“旗挟”。《诗经·卫风·木瓜》中便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指玉璜)”诗句,这说明当时的玉匠已经学会了专业分工,有专门从事设计者和雕刻者。他们根据动物的形象,创作出各种完美的玉器,而且这种“冲牙”玉璜还是“六瑕”之一,可见其对贵族王朝的重要。

东周的玉璜多为佩饰,而且出现更多形状、尺寸,大多用青色玉(有人称碧、色玉)刻制成,更有少数直接用色彩鲜明成熟的红色玉(如朱砂玉等)雕琢而成,如著名的“五谷螭虎纹玉璜”便用的是软玉,而“陈簋”(附陈国公爵玺)玉璜便是用红玉(有可能后人打蜡上光所致),堪称玉璜中珍品,但数量极绝少见。

西周的玉璜佩饰使用更趋广泛,而且出现了镶嵌铜饰的件,工艺更见精湛。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式璜”,这是一种挂在臂章上的玉饰,其制为两端宽而中间垂直的单面卷尾玉片,形制规整,加工精巧。如“毛公鼎”附毛公簠、“李璧莲舫”玉璧(见《古玉续考》)、“王臣吕喜”玉璜、“蔡国姜太夫人之玺”,还有“勾伯氏徽”、“大吴万世”玉符等,其工艺风格都带有西周中期作风,其中不少佩件表面镶嵌有铜饰。

春秋时代玉璜有了进一步发展,数量质地均有很大的提高,如安徽寿县人尹谷墓中就曾发现一件“绿松石镶嵌漆木鸟形饰”,通体由绿松石片镶嵌而成,高6.4厘米,长16.7厘米。它是由短柄、身体、双翅和鸟尾五部分组成。短柄为圆柱体型,中有一钻孔。身体为椭圆形,正面阴刻鸟的双眼、头部、羽冠及鸟的腹部分寸羽,背部则满饰羽毛纹。双翅曲形,以绿松石镶嵌纹理,两端宽而中间细,上边缘成锐角形状。尾叶较长,背面正中有一圆穿孔,两侧有纵向纹,并饰排列整齐的短横纹。全器绿松石镶嵌处多达200多片,且形状不一,有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等,大小、薄厚极不均等,加工极为精细,堪称春秋玉璜极品。安徽省博物馆藏。

汉代是我国玉璜发展与衰落的转折期,虽然汉玉中不少质地优良的玉璜传世较少,但历代民间遗存的较多的残玉断片足以证实汉代玉璜数量的丰富。我们熟知的“毕方”、“左慈”、“胡人乐舞”玉璧(山东嘉祥崔氏墓出土,山东博物馆藏)、“长颈鼓腹瓶”(湖南长沙古窑出土,见《长沙窑子》)等,其制作年代均在汉代。而广东韶关学院藏的两件汉代“牙璋”,是发现汉代牙璋最多的一座博物馆。其一为1991年韶关新溪西河滩地出土,龙首,近体宽,尖顶、有脊、无孔。据专家考证,此玉璋为古代统治者受命于天,征伐四方之用,是权力与尊严的象征。

唐代是我国玉璜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唐代的玉璜开始走向民间,人们可以在各种工艺品中见到它的身影。艺术大师雷良金的手绘《唐代古玩画像》便有所记载。但从实物中窥探,虽有少量玉璜雕琢成几何状扁平件,但形制不大,未见有唐代著名大师工匠题诗之作流传。

宋代的玉璜较唐代更为广泛地为民间接受,其形制也更多,民间的雕工技艺更精湛,同时,宋代还有许多有名的玉匠,如王甫(子霞)、王亨、陈孝、陈贡、陈亮等。张寿山是宋代一位著名的巧琢工匠,他擅长雕琢各种动物形态的玉佩,还擅长利用材质的天然形态进行雕琢,后人赞其“化工所出,妙绝一时”。当时的名贵品种有“鹅颈杯”、“金蝉”、“飞龙”、“卧虾”等,皆色泽鲜艳,玲珑剔透。至于宋代著名大师工匠题诗之玉璜更是凤毛麟角,至今未见。

到了元代,玉璜的发展更加衰落,虽然一些有名的玉工还存在着,但作品已少有留存。

清代是玉璜发展的终结阶段,也是封建社会的没落阶段。清玉琮多呈黄褐色,少数带灰黄色。呈绿色者较少,透明洁白者难得。制工也比明、宋时期的玉璜要有逊色,传世品较少。

从新石器时代玉璜的出现至清代末年的发展,可以看出,玉璜之所以几千年而昌盛不衰,与其本身所具备的象征意义和社会功能是分不开的。它既是一种祥瑞之物,又是一种权力和财富的象征,更是一种品位、地位和财富、美玉的象征。尤其是玉璜中的杰作,更如一枝枝璀璨的珠花,点缀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已成为中华古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华夏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相始终。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