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五年一份钱值钱吗?

訾宇訾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前段时间,在翻箱倒柜找东西的时候,发现了一捆新中国成立前的硬币,但是数目不多,只有6枚。其中有两枚“袁大头”,四枚“五分”硬币。这些分数硬币是公元1935年的,“袁大头”是1936年的。因为数量不多,所以准备拿到古玩市场上去问价。但去之后却被古玩摊主劝了回来,说:“这些东西都不值钱,不值得卖。”但是自己家中还有一些,所以想要请专家鉴定一下。

专家们鉴定后称:“这一捆钱币有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的一枚五分硬币和一枚袁大头硬币,其他都是新中国的硬币。虽然年份对了,但这些都是现代的假币。”

对于摊主的说法,记者自行对其进行了鉴定,的确如专家所说,这些硬币都是现代版币,但制作比较粗糙,似乎是翻新的。那么,这些硬币现在值钱吗?

古泉园地首席评级专家、资深钱币学家李毅曾先生为广大网友讲解一分币的故事。

1935年,中央银行开始全国范围的银角收兑 ,为了阻止银元的流失,开始大量造出银角来取代银元流通,当时正赶上经济危机,银价跌价,银角实际就是银元的折算,所以央行拿出银元换上银角。相当于用纸票换民众手中的银元,后来这些纸银角又换成了铁圆。这就是后来的一分硬币。

银角子原本应该是银子的,后来经济危机,金融形势变化,所以央行为此做出的应对政策,让民众的手中现有的银元换成纸钞,避免银元大量流向国外造成资本主义的利好信息,避免通货膨胀。

1936年,国民政府财政部公布《银元管理条例》,规定:“凡银元均以壹圆为铸币单位,不允许细分为半圆、壹角等币;市面流通以一两以下的银元为限,禁止铸造或流通1两以上银元。”而此规定又与当时民间广为流通使用1元以下的银角相互矛盾。这一规定让银角丧失了自己的市场。

关于银角子,还有一件趣事:后来淮海战役时,蒋介石要送到台湾的银圆重量要在8克以上,低于8克的要销毁,因为银元太容易被做记号,所以将低于8克的银圆砸碎是最为简便易行的办法。而当时银角子20多年都没有流通了,民间还有一定的存量,便被用来充数。

正因为此,李毅曾先生建议:“可以找一些朋友试一试,用胶水或者锤子将银角子上的字砸掉,然后送去国家造币厂或者古泉园地进行科学技术测定,看看成分是银还是铅铜或者其他东西。不过我觉得,假的就是假的,即使能够鉴定出是白银,但终究也不是公元1936年的银角子,只是当代的仿制假货,只是骗骗外行人而已。”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