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火铳违法吗?
火铳是中国古代一种管形火器。它的出现、流行和发展,对古代战争起到了极大的影响并在火器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为现代枪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是火药的发明起源地。火药发明以来,最初做医药治病用。后来用于制造烟火、爆竹。
明清时期火铳在中国得到极大的推广和应用,此时的火铳按照装药方式分为前装铳和后装铳,按照击发方式分为用引线引燃和用火石击发两种方式,按照用途分为单人使用的手铳和大型的杀伤火炮。
前装明—铜鎏金火铳通长59.7厘米 长径10.6厘米 重620克。国家一级文物。
1984年4月由一位农民捐赠。前装铳,圆形实心铳口,通体施鎏金。铳体中部下部刻回纹与莲花纹饰,上部阴刻铭文:“武德永昌四海安 光宗耀祖万代传 正德十四年吉日造”。
后装清乾隆御题双狮纹火铳 管体长约53 壶腹周长约67 最大管径约11 最小管径约4。国家一级文物。
康熙、乾隆两位皇帝曾先后四次到过五台山,清代成为五台山佛教空前兴旺的时期。康熙帝还御笔亲书了台内108 庙中的34 庙匾额。此铳腹正面阴刻填金楷体乾隆御笔:“五台真界梵天宁 观自在持明铭 藉以却邪存至善 于焉合抱祝文明”。两侧分别刻一狮子纹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