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启首章什么内容好?

仲孙梦鹏仲孙梦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可以选《说文解字》中的小篆,如“之乎者也也”之类,也可以选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体的词语或句子作章法。 启首章一般是在作品开头处加一个篆刻印,起到引人注目和提示主题的作用。 比如,你写的书法作品是“兰亭集序”,那么可以用“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选自王羲之《兰亭集序》)作为启首章;如果你写的书法作品内容是杜甫的《登岳阳楼》,那么你就可以用“洞庭之南岸巴陵之东”(选自杜甫《登岳阳楼》)作为启首章…… 用古人的文章做印章,要注意两点:一是要选比较短的句子,否则会挤占书法作品篇幅的内容;二是所选句子要与书法作品内容有关联性(或者只是装饰)。

至于选择什么样的字体(篆刻艺术又称治印、篆刻)来制作启首章,我个人认为,还是应该与书法作品风格一致。如果你的书法作品用的是行草书,那建议你也可以选行书、草书字体来做启首章。如果书法作品是楷书或隶书,那你也可以用这两种书体来制作启首章。 总之,书法作品的风格如何,就应选择与之相应的书体和字体来做启首章——这样才显得协调统一。

另外,启首章也有叫引首章或者是引首、题跋的。 下面再来说一下题跋。 所谓题跋,就是人们在欣赏书画作品时所加的鉴赏记述或是评论性文字。 题跋文字,一般写在书画作品后面,也有写在前面的,但比较少见。 题跋的文字,可以是作者本人的,也可以是他人的评语。如果是他人评价,一般要用作者的号、姓名、朝代等。这种写法,在收藏界被叫做“考证”法、鉴定法,有“信史”的意义。

当然,大多数题跋都是出自本人之手。这些题跋大多抒发自己的感情,表明对这件作品的喜爱之情、珍惜之情等等。也有一些题跋是对作品的点评、赏析、评论乃至研究。 这跟题款一样,也是落款的一部分。 题跋的位置,一般在画心后面空白处的上方,位置不固定。有的题跋字数较多,就要分几行书写了,这时候,就要注意字距、行距以及整体布局等问题。 在一幅书法作品中,除了正文、落款和印章之外,还可以加一些其它元素进去,以增加美观性和趣味性。常见的有:

1.引首章:也叫“引首”、“题跋”。用来给正文做“引路”之用,同时也有美化作用。根据大小,分为“半通章”、“长方章”、“圆章”等几种款式。

2.闲章:又叫“寿章”“吉语章”“肖形章”“别号章”“斋馆章”等。主要用于烘托环境气氛,渲染审美意境,丰富创作内容,点缀装饰作品。按形状可分为圆形、方形、随形等多种样式,按照用途又可分为纪年章、称谓章、吉语章、斋室章、闲章等。

3.收藏章:收藏者在收藏书画作品后,常会在其上加盖收藏印以示归属。印章包括收藏者自己的“私章"和收藏者的姓氏名称印两种。还有“鉴藏印”,多用于书画、古籍善本书籍封面及其内页的版框边上的题签等处,用以表示对该藏品的鉴定与否,同时也起加固作用。

4.钤印:就是在作品完成后,用印章在上面盖章,使作品更添生动之气。一般情况下,一幅完整的书法中至少要有两方印章才行!一方是落款章,另一方是闲章。

优质答主

这个要看你做什么用,比如做个人印章就用自题诗或者四言、五言的警世名言之类的比较好;如果用于商业场合(公司或者个人的logo)则最好用一些有历史渊源或寓意吉祥的字作主题。 以上只是建议,具体还是要看你自己选择。

我个人比较喜欢“天道酬勤”,因为我觉得勤奋是成功的基础和必备的品质之一!

谭智远谭智远优质答主

闲章本为别号章,别号章始于汉,盛于唐宋。汉代人好以居处、志向寄托于别号。如“剡溪子”、“慎独”。这种别号,多刊于石,或悬于高堂,或者印入书幅,表示作者的居处和志向。唐宋以后盛行以诗句作闲章。宋代苏东坡印有“玉堂之署”,黄庭坚有“涪翁仲奚”、“山谷道人”;元代赵孟\有“水晶宫道人”、“江汉逸人”;明代沈周有“石田”;文彭、文伯仁兄弟有“幽兰馆”、“停云馆”;祝允明有“前吴”、“希哲居士”;唐寅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六如居士”;徐渭有“青藤道士”;董其昌有“玄赏”等,不胜枚举。

这些闲章,或用来表示作者的籍贯,或自署字号,或题写斋馆名称,或点明结字用笔技法,或表现志趣,或托物言志。

到了清代,闲章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印材大量使用寿山石、青田石和昌化石,印文不仅有经、史、诸子、赋、诗、词、曲,甚至连散文、小说中字、词、句都成为闲章的印文。如:《红楼梦》中的“只立恒心”、“好便是了”、“无为有处有还无”、“寿则多咎”、“只向花间索句”、“文争求理,诗争求意”、“但愿人长久”,“问心无愧”,“自得其乐”,“知足常乐”,“闲适”、“风月无边”,“心闲手敏”、“无事此静坐”,“不为无人而不芳”、“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守黑”、“有容德乃大”,“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遗臭万年”,“学海无涯苦作舟”,“天马行空”,“不妄不夷”,“天长地久有时尽”,“一默全胜万语”,“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心游万仞”、“此中空空”、“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有花得酒谁家院,无月亦眠何处楼”,“学书则峻,学剑则雄”、“千金尽为墨,万牛不更书”等等。这些充满智慧和哲理的格言警句,或作为作者自勉,或作为作者艺术风格和艺术追求,或用来表达作者对人生、社会的感情、态度、处世格言和处世风度。总之,使闲章在内容和章法布局上比前代的发展变化和丰富多样多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