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群书法怎么样?
张老是我老师,也是我的恩师。12年跟着张老在北京学艺四年多,当时是跟在陈振国先生身边。 陈老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国学大师,对张老的书法评价颇高。经常跟我们说,小艺的字有唐人的骨气、宋人的韵味和清人的书卷气息。 张老师的字以颜鲁公为根基,但是又能自成一派。
他最出名的作品就是《道德经》了 之前送过我一本他写的《金刚经》 这本书是张老师在故宫举办的展览时,特意为我印制的(我是他的弟子中唯一一个获得这个待遇的)。 这是张老去年刚刚出版的新作——《千字文》 张老是北京人,为人谦和。当年我为了学艺不远万里来到京城,人生地不熟的张老师对我照顾有加。现在我在上海工作,张老师也经常会给我寄一些新书或者新作,还叮嘱我好好学习好好工作。 这是我前年给他拍的纪录片的预告片…… 张老师今年已经70岁了,身体不是很好。我特别想让他来上海看看,但是又担心耽误老人家休息,所以一直没能成行。希望他能早日康复吧!
喜欢他写的字,感觉有灵气 个人是很喜欢他的书风的! 但是有人会说这样太丑了这种。。。我想说张先生的字不是迎合大众的字体 所以呢有些人可能不喜欢他的作品 但不能否认他有这个实力 而且我觉得如果题主真的了解他了会喜欢上这位先生的作品的~~
1.关于评价 张艺群老师的作品风格应该是没有固定风格的,就像他在《书法》杂志上说的“我的作品既非魏晋风度,也非唐宋神韵”;又如在他2016年3月17日于山东临沂举办的“艺海泛舟——当代知名书法家学术邀请展”中写的“我一直在寻找着能够突破传统的书写方式与表现形式,所以,在创作时总是不断尝试用不同的笔法、墨法去进行艺术表达”(大意是这个哦)。
2.作品展示 我比较懒……直接放图吧~~
以上都是最近看到的张先生的作~
群兄是70后一代人中的佼佼者,他书法的高明处即在于不为时风所囿,能够寻根而行,博观约取,深究法度,以得书法根本之妙。他以魏碑筑基,上溯篆隶,既重视碑版的苍茫峻宕,又体味法帖的流美典雅。其魏碑书法在方严整饬的气象中透出俊逸优美的韵致,其行草书则在圆转流丽的风调中不乏方峻之理,这些都体现出他对传统书法的深刻理解和熟练运用。
张艺群书法学养深厚,取法高古,从颜楷入手,上追篆隶,博涉简牍,旁通各家,融会贯通。其书法结体庄雅逸迈,刚健质朴;笔法丰富,方圆兼备,浓淡枯涩,酣畅自如。其作品笔精墨妙,气势贯注,墨少意多;结构平正,纵横有致,虚实掩映。张艺群先生的行书作品从二王行草书中化出,用笔精炼沉稳,自然洒脱。章法疏朗典雅,通篇气韵贯通。既得颜体方正拙厚、郁郁书卷之气,又具米芾的纵逸豪迈之势。既不失古风古韵,又富有新理异趣。张艺群先生的隶书作品得于简牍帛书的意趣,用笔质朴古拙,圆润饱满,结字生动传神,自然随性,章法大气磅礴,虚实相生,整幅作品流露出灵动洒脱、萧散率真之风韵,雅俗共赏,耐人寻味又使人有百看不厌之感。
“学书当识古人用笔之意,今人但见临摹之久而不能肖,于是自解曰:吾初非不肖也,临之久而有不如初临之肖者,手之情也,心不使之也,心不能使之而惟手之与法之相习,相习之久而手与法冥,手与法冥而心与手冥,冥也者,不期其冥而冥,斯所以妙也。”张艺群深谙此道,日日书不断,临池不曾歇,真可谓“冥”之化境,方家不余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