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行书有哪些书法家?
我写的这些,是我认为可以学习借鉴的书法大家或者书法名家。 草书有“草圣”之称的王羲之、孙过庭;行楷有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已佚)等;行草有王献之的《中秋帖》和《鸭头丸帖》;隶书有钟繇的《宣示表》和黄庭坚的《松风阁诗帖》等;楷书有颜真卿的《多宝塔感应碑铭》和《竹山堂联句》以及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等等;篆书有李斯的《峄山碑》与赵佶的《大观帖》等。
还有米芾、赵孟頫、苏轼、黄庭坚、杨凝式等都各有特点,都是值得学习的大家,他们的作品在书店里一般都有卖,可以去买来看看。
此外古代还有很多书法作品是流传至今的,如王羲之的《十七帖》《黄庭经》、钟繇的《宣示表》《荐季直表》和张旭的《古诗四帖》,都是十分值得收藏和学习的珍品。另外还有一些大家的作品虽然存世极少,但很有价值,比如怀素的《自叙帖》、蔡襄的《万安桥记》及李邕的《云麾将军李思训碑》,都很适合收藏和学习。
总之很多,数不胜数,你可以先挑几本看着,觉得适合自己再买其他。
优质答主
我推荐王铎和郑板桥两位,因为这两位都善书行书写草,且都是大家。 说到王铎的行书,就不得不提他的《拟山园帖》(也叫《南岳庙诗卷》) 这件作品是王铎50岁时所写的,当时他已经是明朝进士了,在翰林院供职。这件作品是他写给一个朋友的作品,虽然只是简短的两句诗文,但是他写得非常认真与细致。
第二件作品就是他的《草书杜甫秋兴八首》 我想推荐他的原因除了他对草书的研究之外还是因为他的字写得很有“力道”,尤其是这个“力”体现在他的字体结构上,每个字看起来都很结实而且有棱有角,比如其中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边”“无”这两个字的字形就像两个强壮的士兵一样,又比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中的“万里”“百年”的字形也像两个巨人一样,总之给人的感觉就是他写的每一个字都是有力量的而不是随便写出来的!
第三件事他的作品还有一个原因我觉得是他的作品的章法非常好,每首诗都有开头、中间和结尾三部分,这三部分的处理是非常精妙而得体的。
1、王羲之的行书: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他的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开创了今草书体。
2、颜真卿的行书: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创“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3、苏轼的行书: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书法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称他:“补发古人未秀处”。后人认为:“则公之视其为书者,亦犹右军之于其为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