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太阳书法如何?
首先,书法史不是靠某个人来书写的。 其次,任何评价都是相对的、有边界的。 如果题主希望了解这位老师书法的话我可以试着说说我对他的看法和评价。我读博期间曾在他门下做过一年访问学者(已毕业),也去过他办公室几次,跟他交流过一些关于书法创作的问题,因此多少对他有一些认识。 我印象中的阳师比较注重书法的实用性和当代性。他对传统帖学的研究是比较深入的,但他并没有拘泥于传统的笔墨技法;在艺术观上,他认为当下很多书家的作品缺少时代特征或不符合当代审美趣味;另外他也认为当下的展览评价体系是有问题的。所以他的作品中有不少尝试与创新的地方。当然由于我的专业知识有限,我只能就我所了解的部分进行评价。
1.关于字外功 阳师的字外功是相当不错的。这一点从他写的文章以及和他本人的聊天中都能看出来。比如有一次我们去开会回来的路上聊到王铎,他就跟我们讲了他去南京观摩王铎真迹的感受和一些心得;还有一次他说起他在美国研究书法时看过的有关日本书道发展的论文等等细节都让我印象深刻。这些知识是他在国内很难接触到的,并且也直接体现在了他的作品中。 2.关于创新与借鉴 在我看来他的创作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重视技法又重视思想。以他的行草书为例,他在取法上主要学习米芾、赵孟頫、黄庭坚等人的作品,并且在临池上下了不少功夫,这点从他的课堂作业就可以看出。但在创作上他又吸收了一些现代绘画的理论与方法,比如用几何形体分析笔法、用构成理论处理章法等。同时他也会结合自己的特点做一些调整和变化,比如在用笔上强调提按和使转,使笔画更厚实、更有笔力;在结体上会注意大小参差、疏密错落,让作品看起来更加生动有变化。总之,阳师的创作并不是一味追求创新或复古,而是在传统基础上做出自己的理解和表达。
3.关于对“书法”的理解 在我读博士期间,他曾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书法就是技巧的艺术加审美的艺术再加上生活的艺术”。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并时刻提醒自己。我认为这是对书法最精辟和最全面的定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