斓字书法怎么写?
先秦无“斓”,汉魏时始见,或写作“褴”(见《说文》)。据《史记·司马相如传》,蜀人杨得意向武帝举荐司马相如时说:“蜀人有司马长卿者……其为人也,傲而不群,辞赋之丽靡而弘富兮;然家贫,无财,不敢受命乎贵人兮;无所于托,困冻其体,贫穷甚吾,虽才怀天下,而不用世,虽坚节洁行,而莫益遗。……”
据此可知“潦倒寒儒”的司马相如初到长安曾一贫如此,所以当时人们只知他“家贫”,不知其姓为何。又据同书《货殖列传》记载:“司马长卿既以罪谪蜀,自以通经籍,无术不习,欲试之用,问何如人,曰:‘丞相公孙弘言文义妙绝天下,绛侯、灌将军等皆儒人也,诸王孙贾、公孙弘、张汤、赵禹之隶臣,然其文辩妙天下,可悉效焉。’因谢宾客去隋游下江吴,入吴国都,以从事籍与名公大臣交往。”可见他到了长安之后不久即改名换姓了。
那么他是何时、如何改的名字呢?我们暂且不管这个问题。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在长安时期已用“相如”之名。因为扬雄为司马相如作传时就称他为“司马相如”了(见《法言·重怀篇》)。
从以上史料推测,他初到长安当在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至元凤三年(前78年)间。此间他曾多次上书给皇帝献赋,可惜这些文章已经亡佚无考,所幸的是他的《上林赋》和《子虚赋》被西汉后期人刘向收录在他的集内(见《汉书·艺文志》,今存清严可均辑本)。他还写过一篇著名的《封禅书》(见《史记·司马相如画传》),也是研究司马相如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 总之,司马相如在长安时期是以“司马相如”这3个字出现在文学史舞台上的,至于他的姓名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后来,班固在其《汉书》中为了表示对这位大文学家、大思想家的尊重,在为他立传时也尊称其名为“司马相如”了。从此,这个名便成了他的姓。至于“司马迁曰:‘司马氏世掌天官’”之说,则是后人附会之言,不足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