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象牙怎么判断?
在谈论“如何辨别”之前,我们得先了解:人们是如何区分翠(Cui)玉和雅(Ya)玉的——因为这个问题里“黄杨木”和“金丝楠木”的类比就是建立在这里: 我们知道,作为玉石行当里的老大哥,和田玉拥有广泛且稳定的受众群体,所以市场上少有以假乱真的情况出现;但是翡翠就不同了,由于材质原因,市面上出现了非常多的造假手段——这就为刚刚入门的新手小白造成了极大的识别困难。 所以要讨论“如何辨别”的问题,我们就必须从“如何区分”说起。而这里我们需要一个前提:即在不谈玉质的情况下,只讨论两种材料外表上的区别。 首先,我们从颜色上区分翠玉和白玉。如图所示,A为新疆和田白玉,色纯白;B为缅甸北部密支那地区出产的玻璃种正阳绿翡翠,颜色鲜阳。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二者的颜色呈现出明显差异,新手朋友只要记住这一点,就可以初步完成对两种材料的分辨。 但是,我们在市场购买饰品时,经常会遇到商家会把质地相近的两种或多种材料一起搭配出售的情况,这时候仅凭颜色来判定就会出错——因此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判定依据。 接下来我们仔细观察图中左侧的一块白玉棒料,注意其表面分布着的褐黄色皮壳。如果仔细观察上图右侧两块成品,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翠色部分与白玉部分的皮壳颜色正好一致。
也就是说——如果一块原料同时具有皮色和白底的话,那么把有皮色部分雕刻成作品,即可高效、准确地实现“以假乱真”的目的。 除了皮色以外,我们还可以观察材料表面的瑕疵。如图所示,同一块原材料上有大量肉眼可见的黑点和白色石纹,这些都是原材料在开采、加工过程中形成的瑕疵。
同样,这些瑕疵在成品之后也得以保留下来。如果有朋友在购买玉器时看到瑕疵过多的产品,需要格外谨慎对待。 好了,到这里为止,我们已经能够比较可靠地判断一件商品是否由翠玉或者白玉制作而成。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里所说的“可靠”是指“不会错得太离谱”,毕竟人类观察能力的上下限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的人对于相同的事物也会存在不同的判断——所以我们要做到的是,尽量降低犯错的可能。 如果朋友们在阅读完本文后,能够在购买玉器时多留个心眼,首先确认卖家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其次再对照本文所提供的鉴别方法加以核验,那么基本上就可以避开90%以上的假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