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翡翠玉石价值如何?
这个问题的提法有点不太严谨,应该说“纯白色翡翠的价值如何”。 先放结论,个人认为影响纯白翡翠价值的因素无外乎以下三点:种质、净度、颜色。其中种质又包括水头(透明程度)和构造(质地细腻程度);颜色的饱和度也会影响价值,但通常只影响细微之处,如:黄翡、红翡等存在红色色调的颜色,粉紫色存在紫色调的颜色。
1. 种的判断 鉴定一个翡翠是否为A货实物的依据就是种,行内有句话来形容种的重要性——“种好一半货”;根据种的不同,翡翠又有“玻璃种”“冰种”“糯种”等等称呼。 从光学原理来讲,透明度与光泽是相互关联的,所以常常有“透明度越好,光泽越强”的说法。 但实际上,由于抛光作用的存在,大部分翡翠出成成品后,透明度越强,光泽也越出色。在评估这种类型翡翠的价值时,通常不需要考虑太多光线以及光源的影响,因为只要不是特别模糊的情况下,不同光照下的效果都是大同小异的。但如果遇到极差的品质,比如:透闪石含量过高导致透明度差、结构疏朗导致透光性不佳的情况,则需要结合一定的外部条件来准确判断其种的级别。
2. 水的判断 “水头”指的就是透明程度,这是一个直观的感受,很难量化。 在评价一种宝石的价值时,总是离不开“色”这一项,而色彩的魅力往往让人难以抗拒。不过这里的“色”并非单指的颜色,而是泛指所有的“色相”——也就是色度和饱和度的总和。所以在评估这类首饰的时候,需要综合多方面来进行整体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