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书法家有哪些?
咸宁的书法爱好者,以中老年居多。 他们或临帖、或对写;或练习钢笔字、毛笔字。尽管他们的水平有高有低,但是他们对于书法的热爱却是一样的执着与认真。 在温泉广场、桂花北路、温泉东路等地段,经常能看到这样一群“书虫”,三五人一伙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学习心得和书法技巧,互相鉴赏书法作品,共同提高。
在咸宁市图书馆里,每天都有许多爱好书法的市民在练字、欣赏、学习等。 “我们这些喜欢书法的大多是退休的老同志,有的是老师,有的则是公务员,大家因为相同的兴趣爱好而走到了一起……”一位姓李的老师说道,他今年60岁了,是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的大学生。2013年退休后,他便迷上了书法这门艺术,只要有时间他就会来咸宁市图书馆挥毫泼墨一番。 李老师说,他平时主要练习的是草书和楷书两种字体。由于书法艺术没有固定套路可言,所以他在练习的时候都是自己摸索并参照网上的资料。他认为练习书法不但要勤练,而且还要多动脑多思考才能有所进步和提高。 除了李老师之外,64岁的王成祥也是这里的常客之一了。他告诉记者说,自己从7岁就开始练习书法了,但是真正入迷是在2009年的时候。他说道:“当时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是北京有个叫杨再春的人,擅长多种书法体,我就想向这位老前辈讨教几招。后来通过朋友介绍,我和他在网上认识了……从此之后我便经常和他在网上讨论书法的相关话题。” 王成祥说,虽然他已经练习了很多年的书法,但是由于自己现在年纪大了,眼睛也花了,再加上平常工作比较忙,所以他只能利用休息时间来这里练习一下简单的楷体和隶书。 采访中记者发现,这里还有许多像李先生和王先生这样的书法爱好者。他们都是来自本市各个行业的人员,年龄最大的已经85岁高龄了,最小的只有十几岁而已。他们在闲暇之余会来到这里练习书法、相互切磋技艺,或者看书读报打发寂寞无聊的时光。 “我喜欢这里的清净和悠闲,尤其是看着那些和我一样热爱书法的人在这里练习时那种专注的神情,我的心里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满足感!”一位名叫陈启国的老人对记者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