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中丹青指什么?

冀红蓉冀红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现代汉语中,“丹青”常泛指绘画作品(参见《现代汉语词典》);但在中国古代,“丹”、 “青”是指两种不同的颜料,两者组合在一起时,“丹”指的是红色颜料,而“青”则指的是绿色颜料。

汉代刘熙《释名·释采帛》:“红曰丹,其色如丹;青曰碧,言其色碧也。” 也就是说,古人在炼制颜料的时候,把“丹”和“青”这两个颜色分开,单独使用,并且各自有自己的名字。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古人所用的“丹”和我们现在的红色有点差异,应该是偏红的橘黄色。而“青”则是绿色的,和我们现在所说的“绿”差别不大。

所以古人所说的“丹青”就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绘画”的意思了——用红色的颜料画出来,用绿色的颜料描绘,这就是中国画! 中国古代的美术品分类跟现在不一样,没有具体的分法。但是从使用的颜料上,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线索。唐代张彦远著的《历代名画记·论古今书画之用笔》中有这样的记载: “故古人书,惟以苍翠墨色,细书细画,谓之丹青;后世所谓画者,惟丹青之谓也……” 这里的“丹青”,用的是“墨色”,而不是我们现在的红色颜料和绿色颜料。这说明“丹青”最初可能专指水墨画,而水墨画是文人画的主流,也是中国绘画主流中的主流。

为什么水墨画要用“丹青”这个名称呢?这跟中国人的哲学思想有关。中国人讲“阴阳五行”,“五色”就是指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与金、木、水、火、土相应的五行属性,它们分别具有阴、阳两类属性的中性色彩。在古人看来,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阴阳两极相互作用的产物。这种阴阳两极的色彩观念,同样适用于对色彩的感受。红色被看作是阳性的极致,是最浓艳的色彩;而绿色被看作是阴性的极致,是最淡雅的色彩。

同时,古人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发现,世界上一切运动的东西无不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他们创造了“太极图”——阴阳两鱼首尾相接,无限循环。这一图案后来也被用于解释自然界循环往复的运动规律以及生命的生生不息。 到了宋代,程朱理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它强调“理”、 “气”、 “欲”的关系,认为人的欲望是要受到道德规范的限制的。人应该顺应天命,克制私欲,追求理性的生活。既然人应该过一种理性化的生活,那么艺术也应该符合理性的要求。于是,宋徽宗所创始的“院体画”盛行起来。

这种绘画风格要求画家兼具书法功底,所作画作讲究“笔力”,且结构“对称”,并用黑色的浓墨渲染,因此也被称为“浓黑重彩画”。由于这种画法要求的黑色颜料和红色颜料一样多,所以人们在使用的时候,就把它们组合在了一起——“丹青”从此成了画儿的代称。

潘作霖潘作霖优质答主

1、丹青源于中国绘画最古老的材质。丹青在中国传统文脉中可追溯到战国秦汉时期,最初是两种颜色的名称。青色和红色是人类使用最早的颜色。原始社会对色彩的崇拜,是人类参与宇宙秩序运行的心理需求。青色代表东方之象,是春生之象,以青色祭东方之礼,是承接春生之气,借取生机;丹色是指朱色与赤色,代表南方之象,是夏长之象,以丹色祭南方之礼,是承接夏长之气,借取成长壮大之威能。

2、因国画中盛用朱红色和青色,故丹青借指图画,也喻指文彩。同时,因丹青之性不易消失、褪色,而有光明之象,因此被中国古人用于比拟永垂不朽的盛德与功业。也因这一美好比拟,丹青也成为了中国绘画的代称。

3、自战国秦汉之后,丹青在文人笔下频频出现。至魏晋南北朝,丹青成为绘画的代名词。至唐宋时期,丹青画作更迭发展,丹青一词频繁地进入人们的视线,逐渐形成了“中国字画”这一相对稳固的意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