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戴翡翠和玉的区别?
1. 成分不同 人们经常将“翠”与“玉”放在一起描述,但两者的成分截然不同,翠指的是翡翠,是玉石中的高档品种;而玉则涵盖了软玉(和田玉、岫岩玉等) 和硬玉(翡翠) 两大类。虽然二者在化学成分上相差不大,但有细微的差别,这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特性。
2. 产状不同 我国现有古玉矿约30处,主要分布在新疆、云南、北京等地。由于年代久远,这些老坑多已枯竭,如今市面上出现的古玉多是考古挖掘所得。 至于新玉,除了少量特色材料外,基本来自缅甸北部密支那地区。那里是宝石级翡翠的主要产地,所开采出的翡翠原料俗称“缅料”或“缅矿”。随着近几年对翡翠矿产的开采力度加大,新的玉石矿床不断被发现,例如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州,就发现了大型翡翠矿床。另外,在北美洲也发现了一个巨型翡翠矿。不过,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新玉大多产自于缅甸。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也曾有大量玉料出口到缅甸加工成成品再进口回来,所以有一部分新玉可能带有“中国印记”。
3. 光泽色调不同 天然翡翠多为半透明至不透明,若将其放入强光之下进行照射,会呈现一种独特的荧光效果——绿色荧光、蓝色荧光或者无色荧光。 而大部分天然玉,尤其是传统意义上的“玉”——软玉,因其通透度低,多数是不具备荧光反应的。 当然,也有一些特殊品种的玉会有荧光反应。比如新疆和田地区的“籽儿玉”,由于经历过河流的冲刷,部分籽儿被河水磨圆了棱角,并带有一定的表面光滑度,其紫外线下的荧光反应也是绿莹莹的。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色彩表达并不特指某种颜色,而是表示多种颜色的集合,即把各种颜色都包含在内。如看到“绿盈盈、红彤彤……”这样表达色彩的字眼时,不必以为只有绿色或红色才是标准的答案。
4. 纹理结构不同 通过高倍的放大镜或是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所有翡翠原石以及加工过程中的半成品或成品,都有明显且一致的纹理。也就是说每个环节所产生的翡翠制品,其内部的结构都是相似的,这就是所谓的“晶体结构”。 用专业术语来表述,也就是纤维交织结构(粒状结构)。 而大多数的天然玉,尤其是软玉,由于其结构为透闪石、阳起石等矿物颗粒交织而成,所以看上去更加柔和,不会有很明显的晶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