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玉养人翡翠养人吗?
“人养玉”,这是人们对玉器养护的最普遍的认知。其实,不仅人类会滋养玉器,自然的风霜雨雪、山川湖海也在不停地为玉器提供着养分。 《礼记·礼器》中有言:“冕而朱绿之瑱(zen第四声),礼也”。其中便提到了古代王公贵族的玉佩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的身份等级,红色就是最尊贵的颜色之一了。这也就从侧面证明了玉石在长期为人佩戴或把玩的过程中可以吸收人体分泌的油脂,变得愈加晶莹润泽。 其实,“人养玉”的道理也很简单。人和玉器都需要保养,并且人都比玉器更“活”,会更频繁地改变自身形态。当人与玉器都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时,人的体表分泌的油脂和汗液就会自然而然地“滋润”到玉器表面,使之越变越水润、越变越通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养玉”。 但人们所知道的“人养玉”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或者只知道表面现象背后的浅显道理,而不知道其中的深层次原因。比如有些人发现,自己刚买的和田玉手串,戴了一个多月之后居然变得更透明莹润了,就误以为这是“人养玉”所致。实际上,这仅仅只是心理作用罢了。因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氧气含量充足且皮肤不断新陈代谢,会产生皮脂腺分泌物,这些物质本身就具有滋润皮肤的作用。更何况人体内含有高达70%左右的水,相当于一个个装满琼浆玉液的容器,时刻浇灌着身体内的器官,自然也少不了对我们的皮肤、头发甚至是指甲、睫毛进行滋养。
当然,人体的排汗系统也会不断淘汰体内的代谢废物,尤其是一些重金属离子,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消除,就有可能聚集在体内,影响健康。这时,若随身佩戴一块品质优良的和田玉,就可以起到净化体内的有害物、保持体内环境平衡的作用。 除了人体本身之外,大自然对玉器也有滋养效果。古人曾云:“玉不琢,不成器。”意思是说美玉只有经过雕琢打磨之后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与这句话同理,玉器只有在不断地被使用、地被摩擦碰撞的时候才会越来越有灵气,从而得到更好的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