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b货难度大么?
B货其实是一种商业包装行为,其本质并不是一种加工程序,本质上更像是洗货、漂白、充胶的行为。所以严格来说并不能算是一种工艺的升级或者改良,而只能说是一种商业上的噱头。 很多新手玩友在初次接触翠友圈的时候经常被各种“B+C货”,“B货水沫子”等词汇洗脑,往往一听到“B货”两个字就下意识地觉得这是劣质品,是商家为了以次充好的手段。然而实际上却远远没有这么绝对!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事实:天然翡翠经过一定的后期处理,是可以达到改善其质地、增加卖相的目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毕竟如果连这点手段都没有,那还怎么玩得转这个市场。 但问题也就出在这里——市场上有很多这种所谓的“后期处理”的做法,它们确实能够对品质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效果甚微(比如常见于处理老坑种翡翠);而有些做法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增色改质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是十分微弱的,从客观实际出发,其成本也是极其低的,甚至可以说基本上不会有成本的支出(比如常见于处理豆种、糯种翡翠)。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能真正起到优化作用的,而后者是人为的做假。至于那些用化学药剂浸泡之后颜色能变深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说法,完全是夸大其词!
对于大多数普通玩家来讲,由于受到认知限制,很多时候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认为所有“B货”都是假货,从而错失不少优质翡翠的机会。而一些黑心商家正是看准了这点,从而大肆出售这类“价值不高”的翡翠。因此学会辨别真假“B货”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认识:天然的翡翠是不可能通过人工处理变成高冰种、玻璃种的。如果看到这样宣传的,请直接转身走开。这里必须提到的一个名词叫做“沁色”,它是指翡翠在形成过程中或者形成之后由于外界因素(如酸碱度变化)导致玉石内部染色的现象。这是一种天然的颜色变化,是非常常见的。例如这块帕子一样的料子,切出来做成吊坠,经过抛光,颜色就会变得很好看。 所以,判断一件翡翠到底是不是人工处理过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查看有没有“沁色”。如果有的话,再进一步观察颜色分布的状态,就可以基本确定是否“真B”。
当然,对于某些特殊材质,“无沁不翠”,即没有沁色的翡翠反而是假的这一说法也不完全正确。比如干青种翡翠、铁龙生翡翠就有可能是全绿色的,没有一丝一毫的淡色,这恰恰是这两种玉种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