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毛料翡翠的品质?
首先,从概念上要弄清楚什么是“毛料”。 毛料是尚未经过加工制作的玉石原料,有天然形成的,也有人工处理的。 天然毛料一般指原石,即刚开采出来的玉石原料,表面可能充满裂纹,也可能有裂痕、石花、杂质等。人工毛料指经过手工处理(加工)的玉石原料,如经过浸泡清洗、去皮留芯或去脏的原料。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毛料主要有以下几种:
1、山料:又名山璞,指产于山地岩壁间的玉材,也指从山地采掘出来的玉胚。多为原生矿石,少数为次生矿石。形状多样,多不规则,有棱角,表面粗糙,具凹凸不平的砾石层状结构及纹理。质地细腻,有的带有白色、褐黄色、绿色等颜色。
2、子料:又名籽儿、子璞。指埋在土中未经自然风化的玉石碎块。通常较小,圆形、椭圆形、蛋形、圆形等,表面光滑,并具有同心层次结构。因长期受地下水和土壤浸透而致色。色较匀淡,常呈乳白、灰白、浅灰、黄白等色调。质硬耐琢磨,可制成品。
3、皮料:又称外皮。指包裹在毛料表面的风化膜。有厚薄之分,厚度约为1毫米,个别可达3—4毫米。颜色多样,有白色、黄色、灰色、褐色、黑色等,其中以白、黑二色为多见。表面可见到裂隙和凹坑。部分皮料具有蜡状光泽,触手细腻,这是由于地表水与土壤中的氧化铁化合而成的粘土颗粒沉积在玉石表面形成的。
毛料翡翠的选购技巧其实和成品翡翠差不多,只是需要我们多动些脑筋,多用些心思去揣摩。毛料翡翠的价格相比同品质的成品翡翠会便宜很多,这样我们用较少的资金买到更值的翡翠自然是非常好的。不过在选择的时候还是得费些周折:
首先,看皮壳。皮壳上的颜色要尽可能选择纯正、明亮、够老、够黄的颜色,纯正指的是没有杂色,比如紫红、暗红等;明亮指皮壳的颜色要艳丽,越艳丽越能反映其内部可能的品质;够老指的是颜色的渗透度要好,这种颜色的皮壳在手电筒等强光的照射下不太透明,有些发暗,皮壳上颜色非常纯正鲜艳,透水性差,这种皮壳下通常有高品质的翡翠存在。另外需要注意观察皮壳是否有色根,色根越深,色的范围也就越广,越大。有些色根很大,但是颜色不纯,有杂色,这样的皮壳出货的几率还是蛮高的。
另外需要注意皮壳的形状,皮壳上有些许的凸起,在强光照射的时候透光的比较均匀,这样的皮壳下通常也是好货,如果在皮壳上发现有明显的裂纹、解口等一些缺陷,这样的毛料就要慎购了。
最后,皮壳越光滑越好,有些皮壳不光滑,有凹凸不平的地方,这样的皮壳在灯光的照射下会漏光,也就是这样的皮壳透水性太好,在这样的皮壳下通常不会有高品质的翡翠出现,最多也就是出紫罗兰翡翠。
皮壳观察完毕后,就要看解口了,皮壳是玉料表面的包浆,而解口就是通过人工或其他机械开裂的办法把皮壳破坏,看到里面玉石的一个小范围的开窗。有解口自然是更明朗的知道里面玉石的情况,选择的时候也就更有把握。
解口的选择也是以光滑、平直为好,如果解口断在绿或红、紫等色上,这样的玉料出货的几率高,如果解口断在裂或白棉上就不好说了,要具体分析,如果断在棉上,要看棉的大小和密集度,棉比较松的通常内部可出货;如果断在裂上就要看看是否是全裂,如果是全裂,这条裂在其余的地方有没有露口,有没有过皮,通常裂过皮的,内部分通常就没有怎么出货了。
最后就是测密度,通过在解口上滴水,观察水珠的扩散速度判断玉料的内部情况,速度较慢,水珠保持的较长时间未扩散,这样的玉料,通常内部的品质较高,速度较快,水珠扩散速度非常快,这样的玉料内部通常品质较差。
皮壳和解口都是我们揣度毛料内部品质的手段,所以选择毛料翡翠的时候主要从皮壳和解口着手,价格也是根据这些的品质高低来商讨的,选到好品质的毛料,内部不出货的概率还是很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