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原石是什么皮革?
翡翠原石的“翡”字,指的是红色黄色紫色的玉,而“翠”指的是绿色颜色的玉; 凡是天然的未经过任何人工处理过的绿红黄褐色的玉石都叫翡翠原石。 而经过人工处理的染绿色的玉石则叫做烧料、做色。 常见的翡翠原石有老坑种、新坑种和铁龙生等品种,其中老坑种和新坑种又各有优劣之分。 老坑种颜色纯正明快,水头好(水润),透明度较高。但结构比较细腻的老坑种翡翠原石往往质地非常坚硬,加工难度非常大,材料的价格也很昂贵。 新坑种翡翠原石颜色偏淡,但鲜艳明亮且均匀和谐;其水头较好,透明度也高,常常带有荧光效应。 但新坑种常存在结构不匀、底脏、棉多等问题,严重影响成品的美观。而且新坑种的翡翠原石硬度不大,容易雕刻,通常价格也比较实惠。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也有个别的新坑种翡翠原料,内部质地很细腻,结构紧密,很难得,如能加工成手镯,一定是件珍品。 例如在2014年云南瑞丽举行的“春拍”中,一只天然玻璃种紫罗兰翡翠手镯就以其浓郁的紫色、透亮的品质博得众人青睐,最终成交价达到596万元,创下当时国内翡翠饰品拍卖价新高。 当然,还有特殊的铁龙生种,它属于翡翠中的低档品,但由于色鲜亮、工别致,往往也能卖出不错的价钱。 例:在2018年苏州的春拍上,一件浓艳正色的铁龙生翡翠牌饰,就以73.8万元人民币的报价成交,刷新了铁龙生翡翠的单件拍卖纪录。 总之,无论是高档货还是低端品,只要找到合适的切工和抛光角度,都能将价值完美的展现出来。
好的翡翠原石皮壳看上去很老很粗,敲击时“当当”作响,声音悠扬连贯,皮壳有高低不平的细疙瘩,有凹陷的麻窝,有黄色、绿色、黑色的癣……
皮壳有薄有厚,薄皮有油性表现、起胶,所包容的翡翠一般也是胶料或油料;厚皮的翡翠所包容的翡翠质量不会很好。还有一种“水翻砂”皮壳的翡翠原石,由于其在形成过程中长期受水的浸泡,皮壳很“酥花”而容易出水,皮壳呈黄色、灰色、紫色等,这种翡翠原石一般所包容的翡翠质量都是很不错的。如果见到一块翡翠原石的皮壳又老又粗,有高有低,敲击声音清扬,皮壳有深洼陷的麻窝……这样的翡翠原石是一块料子很好的“老坑玻璃种”翡翠。
在一些比较老的场口,出水较深的地方偶尔会见到一些胶梨皮的翡翠原石,其皮壳有一层薄薄的胶质包皮,这种翡翠多数都是糯化种、冰种翡翠。还有一种“黑乌砂”皮壳的翡翠原石,其皮壳非常细而且黑亮,这种翡翠所包容的翡翠多半是糯化种或冰种。
“水翻砂”皮壳和“黑乌砂”皮壳的翡翠原石非常难得。因为缅甸当地有句俗话:“乌砂出子,花砂出灯”。也就是说,出了乌砂皮翡翠场口的料子多半能是出灯(玻璃种)料,可见乌砂皮是出玻璃种的几率是比较高的。
“花砂”就是指水翻砂。水翻砂皮翡翠就不同了,它所包容的翡翠多半都是一种叫做“黄仙子”的玻璃种。大家知道,黄仙子玻璃种在翡翠界是最高档的翡翠品种,价值连城!但真正能见到的“花砂皮”翡翠十分的稀少。见到有“水翻砂”皮壳的翡翠原石,就如见到“稀世珍宝”一样。
还有些翡翠原石的皮壳与沙子混为一体,这样的翡翠原石一般被称为“山皮石”。山皮石的皮壳也是包得很紧很难剥落,“山皮石”中的翡翠质量也不会很好。只有见到那种水翻砂的老皮、花皮的翡翠原石,包容的翡翠质量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