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真假怎么辨别真假?
1、掂重量 真的翡翠手感沉重,而假的则比较轻。这是因为在制作假翡翠的过程中,为了追求硬度,会在其中掺入一定的金属物质,而金属的密度一般都要比翡翠大,所以手掂就会觉得比较重。但这是对于同样尺寸的翡翠和假翡而言,如果是不同尺寸的翡翠和假翡,就要另外分析了。
2、看光泽 天然翡翠表面有着天然沁入的油脂感或蜡状光泽,而假货多为抛光打磨产生的效果,光泽虽然也是非常亮,但是不如天然翡翠那么灵动。还可以仔细观察一下表面的光泽,真翡翠的光泽是闪着灵动的、活泼的、鲜活的光,而假翠则是透亮的、呆板不自然的光。
3、测硬度 真翡翠的硬度很高,用尖锐的利器是不会留下痕迹的,而如果是在手镯上试验的话,可以用手捏住手镯,再用小刀去划手指,如果不会产生任何划痕的话,说明就是天然翡翠。当然这种检验方法也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建议不要随便尝试。
4、听声音 真的翡翠材质坚硬致密且富有弹性,所以把两块同样的翡翠对着轻轻碰击,真翡翠发出的声音是清脆悦耳的,而假翡翠由于结构不够紧密,发出的是沉闷的声音。也可以用敲击的方法来检测宝石的真假,这种方法尤其适合用于检测镶嵌类的翡翠,像那些用塑料或者合金镶嵌的假翡翠,只要轻轻敲击,就能听到明显的异响。
5、察纹理 除了仔细观察表面外,还可以仔细观察内部的结构。天然翡翠一般都会有明显的纹理,或是丝网状的花纹(叫“翠性”),或是纤维交织的结构,又或者是云雾状的纹理,这些纹理都是天然形成的,所以看上去比较自然流畅。而假冒的翡翠,往往内部的纹理非常规则,而且很细碎,明显是经过人工打磨的。
6、验酸洗 这里所说的“验酸洗”并不是指直接检验有没有经酸洗处理过,而是观察表面是否有异常。如果表面看上去很光滑,没有一点凹凸,又没有抛光痕迹的,那就要警惕是不是经过酸洗的了;如果有凹凸感或者有抛光痕迹的,则可以排除掉酸洗的可能了。
其实翡翠真假辨别方法有很多,鉴别翡翠的真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翠性强弱”、“结构是否清晰”、“透明朦胧感是否强烈”三点,基本上这三点能鉴别80%的B货翡翠,但不能鉴别优化处理的B货翡翠!
1、看翠性强弱(即绿色的翠亮程度如何),B货翡翠由于经过酸洗及充胶处理,翠性较弱,弱绿色相对较多(相对于A货而言);同时由于结构的破坏,故其翠色和底子的结合度相对较弱(A货绿色和底子浑然天成)。所以大家在看一件东西的时候,可以仔细观察其绿色的翠亮程度,翠性强的是优质翡翠,B货翡翠由于其结构受到了破坏,翡翠的翠性会相对较弱,这一点对于那些玻璃种,冰种或者糯化种的翡翠鉴别是非常重要的!
2、观察结构是否清晰(即结晶颗粒是否易于观察),因为B货翡翠由于经过了酸洗和充胶处理,破坏了其原有的结晶结构,使其原有的结构难以观察到。而A货的翡翠由于内部结构完好,故其结晶颗粒相对易于观察一些,结构也更加细腻和清晰!
3、观察透明朦胧感是否强烈(即观察内部是否有毛冰和黄冰),B货翡翠由于其结构被破坏,内部的胶质充填,透明朦胧感相对较弱,绿色无透入性,绿色较闷(当然,若是填充的胶质透明度较高的话,这一点的鉴别能力就不高了)。
看翡翠的翠性鉴别法
翠性是识别翡翠的重要标志。在老坑玻璃种、冰种以及水沫子和白蜡等几乎全透的“水头较足”的翡翠中,翠性表现得不明显,但在其他半透明或者不透明翡翠中,翠性则可找到。
翡翠鉴定中,翠性有“河”和“沙”之分,即翡翠矿物晶体的两个晶面接触处会呈现较暗的结晶界面就是“河”,而那些透明的翡翠水晶体就是“沙”。另外,因翡翠是由硬玉矿物组成的细粒致密的纤维状结构,所以在翡翠的表面有时可见一些小点状、柱状、针状的闪光,就是由翡翠特殊结构决定的翠性,亦可称“苍蝇脚”。
裂纹鉴别法
一般来说,翡翠经过加工打磨,表面光滑平顺,但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有裂纹的翡翠常可见到呈白、灰白、红棕等色的小裂纹,有时可见玻璃质矿物的解理,这些都是翡翠所具有的特殊光学标志。而玻璃或其它人工宝石仿翡翠则在表面光滑,不会出现裂纹等现象。
颜色鉴别法
翡翠的颜色一般呈不均匀的柱状、斑状或点状。而染色玻璃仿翡翠,颜色则相对不太均匀,往往可见红色集中于裂纹和缝隙处,颜色偏暗、不自然,有些绿色仿翡翠可见颗粒状的色团。
掂重鉴别法
A货翡翠多为致密、坚硬的硬玉矿物,翡翠的密度大约为3.33克/立方厘米。而玻璃的种类很多,其密度也不尽相同,大多低于翡翠的密度。因此,有经验者凭手上感觉,可以识破一些仿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