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紫绿色翡翠好不好?
颜色方面,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好”。对我们消费者来说,颜色的最佳表现就是“正、浓、阳、匀”这四个字。所谓“正”就是指色调的颜色,比如绿得发青就不是正色,而蓝得发黑也不是正色; 至于“浓”和“阳”很容易理解,“匀”指的是分布要均匀。只有同时满足这四点才算是上色的上乘之作。 而对于色彩学而言,色彩的饱和度和明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判定标准。饱和度越高就越鲜艳越好看,但是饱和度超过一定限度就会降低观感,比如我们看高纯度的橙色或者深蓝色就有点刺眼难受。所以宝石的染色工艺里会控制色素浓度,使得成品的颜色看起来“刚刚好”。
而对于明度而言,有些颜色由于看起来太暗而显得比较“沉”,我们需要将其调亮,因此带有灰味的黄色我们觉得不够好看,而要调成更“正”一点的金黄色才能符合我们的审美。相反,一些本来很“正”的颜色,因为其中含有灰色成分而变“暗”了,这时候就需要将里面的灰色调出来,从而显“艳”一下。 在颜色方面,我们要尽量追求色相(即色调)的统一和艳丽。不过要注意的是,过犹不及,颜色的艳丽是需要有一个度的。如果过分追求颜色的艳丽而破坏了天然的纹理结构,那反而使玉器失去了原有的韵味。
种水方面,我们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通透性;二是水润程度。 透明度高,水头足的自然很漂亮,但是我们日常所接触的多数为天然形成的玉石,受地形影响,内部结构会有瑕疵。所以通透性和水润程度都会打些折扣。这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来进行取舍。
当然,如果你的目标是收藏级的高品质玉,那上述很多内容都可以忽略不计了。因为无论怎样,顶级的原石总是稀缺的,我们有幸能遇上一枚都是福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两块完全一样的玉石。
紫罗兰翡翠通常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色紫而翠不显,底子和紫色都不甚好的品种;第二种紫翠兼备的晶莹清澈,且紫色与绿色完美融合的品级,紫罗兰翡翠中的上等品;第三种即翠不紫但见翠不见紫,在石英岩底子上有着鲜绿色的翠。这三种紫罗兰翡翠在实际市场中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存世量均不大,价格差别非常大。
淡紫绿色翡翠好不好
淡紫翡翠作为紫罗兰翡翠中最常见的种类,一般是指紫色在80-95%以上,绿色不足15%的翡翠,通常都是紫中带绿。由于绿色不够饱和,底子也不够透亮,紫罗兰翡翠的品质通常都不够好。在实际交易中,价值通常都不高且难出手。因此作为紫罗兰翡翠中品级最差的品种,出现的频率也最高。
淡紫翡翠好不好
翡作为紫罗兰翡翠中的极品。晶莹如水的底子,紫翠云霞的颜色,使其成为翡翠中的佼佼者。即使与同样属于高档翡翠品种的玻璃种和冰种翡翠,相比较之下也是如此的惊艳,如此稀少的物品,即使以目前收藏价值甚高的翡翠市场价格,也是相当昂贵的,所以存世量更少。
紫色翡翠好不好
翡石英岩底子上有着鲜绿色的翠,在三者最次的紫罗兰翡翠中,存在率最低。在暗淡粗糙的底子上,绿色不仅未能得到衬托,反而被黯淡的石青底吸色。如此一来,绿色非但得不到突出反而品质大打折扣。其存在仅可作为工艺翡翠的原材料,几乎无经济价值。
紫绿翡翠好不好
翡作为“春带彩”,同时包含绿、紫两彩,且绿、紫色彩饱和,底子清澈晶莹的品等级。虽然绿、紫色彩面积比例的不同,价格亦有差异,但其作为紫罗兰翡翠中的上上品,存世量同样奇低,价格昂贵。如此高档的翡翠成品,往往能过百万甚至过千万,即使在同样属于高档翡翠品种的玻璃种和冰种翡翠中,价格也是毫不让步,非常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