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用什么变得更绿?
“如何使黄翡更黄?”“如何让藕粉底更透,更有粉色?” 类似这样的问题我差不多回答了上百遍,简直快要崩溃了,为什么还是有人不停地问我……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真香定律吗? 先声明一下: 本文只谈颜色,不谈种水。如果谈颜色的话,那只能说,你捡到宝了!
一、什么是染色? 为什么要讲染色这个问题呢?因为市面上存在着大量的染色的翡翠,而且这些染色的翡翠往往特别得受人追捧。 所谓染色,是指将低质的原料(如:灰底翠、白底翠)染成高质的价格。 常见的染色剂有:硫氰酸铁溶液(FeSCN3)和铬溶液(Cr2O7),这俩都是有毒的。 用硫酸铁液浸泡,再经过清洗、填充、加热固化,就能让原本浅色的玉料变成深绿色且色泽均匀。 有些商家为了增加翠色的浓度,还会在颜料中掺入氧化铁和铁氧化物,这样染出的色彩更加艳丽浓重。
不过,用硫酸铁液染色也有不足之处:染色剂容易从翡翠的表面脱落,出现掉色现象;由于染料是附着在晶体表面的,所以会随着抛光过程而逐渐变淡,最终影响美观和收藏价值。 所以,各位翠友如果遇到颜色过于浓郁的翡翠,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哦~ 二、关于“补石” 在市场上,有不少的翡翠成品会标注着“补石”或“B+C”工艺。 “补石”并不是指真的将一块石头塞到另一个翡翠里面去,而是指采用镶嵌的方式,在翡翠表面覆盖一层金属,以此改变翡翠的原石面貌。 C货指的是颜色经过化学处理,即所谓的“染色”。 而B货则是把质量差的翡翠经过高温高压彻底改造,使其结构重塑,达到透明清爽的感觉,再经过染色,成为高档的翡翠制品。 其实,除了上面这两种方法能让劣质翡翠摇身一变之外,还有一种方法也能让翡翠的颜色变得更加漂亮—充胶。 即在染色之后再往其中注入透明的凝胶,这样染色颗粒间就有了黏附物,减少了染色剂的脱落几率,也使得颜色更为饱满、厚重。但这种方法做出来的产品价格与B货差不多。
三、如何避免买亏?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小伙伴问了,老师,那你直接说用什么方法能让黄色的翡翠变绿不就完了吗?为啥这么啰嗦…… 额,其实也不是我想啰嗦,主要是想知道,你知道了这么多,万一买到染色的翡翠,不是白白浪费了钱嘛! 所以啊,在购买翡翠时,一定要注意鉴别。 一般来讲,识别是否为天然翡翠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看光泽:天然翡翠呈油脂或玻璃光泽,而人工处理的翡翠由于结构遭到破坏,光泽就会稍差一些。 测密度:同一种翡翠,密度越大的其水分越少,颜色也就越深。 掂重量:同等体积的天然翡翠和人工处理的翡翠相比,前者的重量会更沉些。
当然,最保险的方法就是找一个权威机构给鉴定一番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