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清代茶叶未瓷器吗?

江忻妍江忻妍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瓷器和茶叶是两门不同工艺的传承,但也是密不可分不可缺的姊妹兄弟,从几千年前的瓷窑址里就发现许多茶叶渣。所以有茶叶的有瓷器的地方都会用瓷器喝茶。

清末及民国时期是紫砂工艺史上承前启后的时代,既是对道光中晚期粗制滥造和纤巧媚俗的"苦雨"过后,也是近现代紫砂振兴的开端。

1905年,清政府设上海商团,使上海城隍庙成为清末紫砂艺人南下聚会的地方。杨彭年、邵友兰、汪生义、俞国良及吴云根等一批紫砂名手都汇聚于此。而从宜兴蜀山(今丁蜀镇所辖)南下上海,正是清末民初的紫砂艺人的一条重要行艺之路,在上海,紫砂艺人主要采用"借名"和"受雇"制作茶具谋生。

所谓"借名",就是紫砂艺匠借用本地名手的名头和款印,在租界内制作茶壶器皿出卖:"受雇"就是受制壶名家之托(实际上是雇佣),制作茶壶。清末民初的上海地区紫砂艺人数十人,制作的茶壶大多粗劣,工艺粗糙。由于他们常年在上海租界活动,人们都称之为"租界派"、"上海派"。

由于清末的紫砂生产已进入衰落时期,市场萎缩,许多艺人都被迫转行或是谋生从事其他杂活。然而,时代的急剧转变,使紫砂生产也发生了大变化。1915年,宜兴紫砂首次走出国门,远赴美国旧金山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并获得了与比利时银元同等价值的金牌。虽然这是宜兴的第一次紫砂专业制陶人与日本同行较量的首次胜利,但之后,宜兴的紫砂又逐渐低迷,一些名手再度纷纷南下上海。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一些蜀山紫砂艺人又回到宜兴重新操起了旧业,紫砂艺人开始有组织地生产,紫砂生产再次恢复和繁荣起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