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蛋面有B货吗?
“B货”这个词是市场鉴定行业里的专有名词,指经过化学处理提升质量的玉石,一般用来描述翡翠。 市面上有很多经过化学处理的翡翠,这些翡翠大多来自云南,因为云南的翡翠原石毛料首先会进行清洗,除锈,抛光等加工步骤,然后才会出售。而经过清洗,抛光后的翡翠往往颜色会更漂亮,光泽度更好。不过即使经过清洗,原石的裂纹、瑕疵还是会保留下来。
为了销售,有些不良商家就会对这种经过清洗的翡翠进行染色或者填充物处理。现在市场上很多用C货或B+C货冒充的高档翡翠就是来自云南。 很多人以为经过这么一折腾,这样的翡翠算是人工注色的假翠了,其实这种处理方式算是最为良心的,毕竟材质本来就是绿色的。但有人就利用了消费者这一点,把经过清洗,抛光,打磨,人工填充的翡翠说是天然A货翡翠。
当然,市场上也有很多天然的翡翠,也就是所谓的A货。但天然的翡翠也有好坏之分,比如种水好的翡翠水头足,透明度高的就是A货中的上品;而如果种水差,不透明,甚至有杂质纹痕的就是下品。所以大家在购买时一定要多留意,多看多问多比较。
现在制作翡翠饰品的工艺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制作出来的饰品也是越来越精美,而翡翠蛋面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因为其价格不高,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不过现在市场中充斥着各种翡翠赝品,翡翠B货蛋面也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类,所以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多方考察。
我们都知道,所谓翡翠B货是指将一些水份较少,外观不够通透、美观的翡翠原材料,经过强酸浸泡,冲蚀其内部的杂质,再经过注胶处理而成。鉴定翡翠蛋面是否为B货,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1、观察内部:真货的冰种蛋面或玻璃种蛋面,内部如果存在杂质点或裂纹,这些杂质或裂纹与周边部分会融合得很好。但B货的蛋面会因浸泡强酸及注胶的关系,其内部的杂质及裂纹与周边部分的结合处,会有模糊不清的感觉,并且存在裂纹或杂质点比较少,而色点比较集中的情况。
2、检查色散:真货的蛋面在灯光下不会出现色散,而B货蛋面在灯光的照射下,由于胶体会产生色散的关系,会在其表面出现彩虹似的各种颜色(俗称“油光”)。
3、检查光泽:真正的蛋面一般都是采用抛光精湛的工艺,使其表面达到极好的通透度及光泽度,特别是冰种蛋面或玻璃种蛋面。而B货蛋面由于其内部存在胶体,因此其表面的通透度及光泽度都会稍微受到影响,显得不够“贼”(即不够亮)。
4、检查比例:真货蛋面在加工时,会考虑到原料的大小,底子的颜色及颜色分布,在此基础上尽量将颜色好的部分做出来,因此其底部与径部的比例一般都比较协调,比如一个2。5mm。的冰种蛋面,如果底子的颜色较好,颜色也较为集中,那么其径部一般不会超过7mm。;而B货的蛋面没有这些限制,一般其底部与径部的比例都比较大。
5、检查做工:一般真货比较常见的都是冰种或玻璃种,因此其蛋面的做工一般都比较精致,抛光的工艺也比较好;而B货的蛋面底部一般有凹痕与裂纹。
另外,“冰种雪花棉翡翠蛋面戒面”的B货在市场上比较多见,鉴定方法可以按照上面的一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