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分翡翠和巴山玉?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巴山玉 据资料记载:1985年,中国地质学家在北京西山黑龙潭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玉石,经鉴定为新类型辉石正长岩,由于此岩石中具有大量透闪石-阳起石纤维状矿物,故将其命名为“北京石”,亦称“京西玉”或“京白”。 而后来在我国新疆的昆仑山脉也发现了一种类似玉石,它由多种矿物晶体集合而成,主要组分为透闪石、阳起石,也有少量的斜方砷铁矿、透辉石等矿物,常呈绿白色,具有油脂光泽,硬度6~6.5,密度3.04g/cm。因其与硬玉(也称翡翠)的物理特性相近,常被误认为是翡翠。 但我们仔细对比可以发现,这种玉石颜色比较白,没有明显的色带分化,而天然的翡翠通常带有淡淡的绿色色调,其次就是这两种宝石的光泽不同,巴山玉的油脂光泽比翡翠的要弱很多,显得比较蜡质。最后我们可以看抛光面的纹理,如果是天然翡翠,表面会有风化纹或者粒状结构,但是巴山玉的表面会很光滑,因为它是由人工打磨而成的。
当然最快捷的方法还是拿验钞机的紫外线灯去照一照,如果发现有荧光反应,那就是巴山玉没错了。不过用这种方法也要小心,因为有些高档的翡翠也会含有透闪石,如果浸泡在盐水里会产生荧光,所以这个方法并不是万能的。 那除了巴山玉以外,还有哪些东西容易混淆呢? 其实还有很多,比如岫玉、独山玉、绿松石等等,但最容易混淆的就是上述三种。怎样快速区别它们呢?虽然方法有很多,但最简单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掂重量了。 由于透明度和折射率接近,从外观上看这三者很难有重量上的差别,所以我们得掂量掂量它们在手中的感觉,也就是通过手感来分辨。
一般来讲翡翠的重量最大,拿在手上会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其次是和田玉,会有一点压手;最小的就是巴山玉了,基本没什么分量。当然这是对于同一类型的玉石来说的,如果是不同种类的玉石就得另当别论了,像和田玉里面白玉的重量和青玉是差不多的,而墨玉则是最重的。
玉器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翡翠,和田玉,巴山玉,东陵玉,玻璃等等,其中,以翡翠、和田玉价格最高。由于翡翠的市场价值高、人们喜欢入手购买收藏,某些不良商家便利用翡翠的名气,并将一些容易与翡翠混淆的品种进行处理,以次充好冒充翡翠来出售,巴山玉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巴山玉的基本知识和巴山玉与翡翠的区别。
什么是巴山玉
巴山玉是一种石英岩玉,主要成分为石英石,属玉石界“新秀”。由于玉器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畅销,国内玉器原料短缺,上个世纪末,人们在鄂西北地区找到了一种玉石原料,可替代翡翠,和田玉等玉石,此石料因产于鄂西北的巴山而故名。
玉石界“巴山玉”正式定名于2000年,距今只有十几年的历史,2000年以前制作的“巴山玉”工艺品多以“翡翠”、“玉石”等名称出现在市场。而近年来,不法商贩甚至给巴山玉冠以“荆山玉”、“中国玉”的名称欺骗不知情的消费者,并不时有被欺诈的消费者到有关部门上访投诉,严重扰乱了玉石市场秩序。
巴山玉的物理特征和鉴别方法
巴山玉因其主要成分是石英石,所以基本物理特征主要和石英石相仿。外观上,巴山玉基本和翡翠相仿,主要呈暗绿色和黄色,并可呈现翡翠的“翠性”等外观表现,不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消费者很难分辨。
鉴别方法上,主要有:
1、看密度。巴山玉的密度只有3.3,比翡翠的密度低,在清水中轻轻扔入玉件,翡翠基本会沉入水底,而巴山玉会缓缓下沉或悬浮,有些甚至漂浮于水面上。
2、看硬度。由于巴山玉主要成分是石英石,其摩氏硬度为7,而翡翠的摩氏硬度为6.5-7,具有玻璃光泽或油脂光泽,因此用巴山玉轻划翡翠,翡翠会被划花,而巴山玉不会,且用巴山玉刻划其它玉石类物品,一般都能刻划出痕迹。
3、看“翠性”。翡翠的“翠性”只在某些翡翠内部有表现,而巴山玉的“翠性”几乎在全件均有体现,这一点用10倍放大镜或肉眼观察很容易辨别。
4、听声音。真翡翠,由于硬度略低,石性不足,相互撞击时往往声音较闷,像金属打击玻璃的声音;而巴山玉硬度很高,石性较重,相互撞击时往往声音清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