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有几个翡翠老坑?

牧紫秋牧紫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现在所谓的“新坑”、“老坑”,其实是一个时间概念,而不是一个地理概念。 也就是说,不是哪个地方按照时间先后来分,可以分成“新坑”和“老坑”的。。。 新坑和老坑的说法来自于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的玉石商人——这些人和我们现代的琢玉师傅不一样,他们很多都没有接触过真正的古代玉器,也没有看过有关玉石雕刻的文献资料。但这些人都是精明至极的生意人,通过观察自己手中东西的风格特点,再对比其他东西的风格特点,就能非常准确的给自己手中的东西定位了。

他们根据自己对古玉的识别能力,将市面上的玉器分为两种,一种是“新坑”,一种就是“老坑”。 这里的“新坑”并不是指刚刚挖掘出来的矿井或矿洞的意思,而是指近代或现代生产的玉石原料,或者是近代或现代的雕工。而“老坑”则是指历史上各个朝代生产的玉石原料,或者历史上各个朝代的雕工。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待这些“新坑”与“老坑”的概念,其实是非常不科学的。因为近代以来我们所使用的玉石原料,绝大部分都来自缅甸北部地区,所以可以说绝大多数的现代玉雕作品,都属于“新坑”范畴。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清朝乾隆时期,北京造办处的玉匠就曾经尝试用新疆和田玉制作宫廷玉器。虽然最后所制玉器大多仍留有大漠特色,但毕竟是自汉代以来,官方又一次大规模使用新疆和田玉。

而在乾隆之前,北京玉匠所用玉石原料除了昆仑玉(新疆和田玉)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缅甸玉,即我们现在所说的“老坑料”。 所谓的“新坑”与“老坑”其实就是相对而言的。如果说在清代以前,中原政权主要是以甘肃临洮一带的透闪石玉龙为原料的话;那么到了清末民初,中原政权已经可以用云南昭通和四川凉山两地区的透闪石玉料来制作高档玉器了。 而这些地区如今的玉石开采行业,仍然在延续着当年“新坑”与“老坑”的说法。只不过如今这个概念已经被带上了地域色彩。

鄂芊羽鄂芊羽优质答主

缅甸有着丰富的玉石文化,产自缅甸的翡翠,在东南亚被人们称为“东方绿宝石”,其绿色犹如初春嫩柳,晶莹剔透,深受人们的喜爱。当然高品质的翡翠要出自于老矿老坑翡翠,那么缅甸有几个翡翠老坑?

翡翠的矿脉分布在缅甸、云南边境的山脉中,这山脉有一个神奇的名称“人头发”,沿着“人头发”矿脉的走向,在过去二百多年里,先后发现开采了近百个翡翠矿场。因为开采的早晚和时间长短的差别,就有了老坑、新坑的区别。老坑翡翠水头、底子、色、工等等各方面都是其他翡翠难与之比肩的。老坑翡翠一般以玻璃种、冰种等透明或半透明为主,颜色多为绿色,且色绿正,水头足,颜色与底子混为一体。

而人们常说的“老坑”一共有四个,且全都是军区政府亲自管理:

第一个老坑: 银包金 矿、此矿在老坡场,产的翡翠以紫色、深绿、墨绿为主,一般质地较粗,成脉成带,色浓坚硬,该矿床自1834年开采,已经枯竭;

第二个老坑: 放象洞 矿、此矿床位于后江新场,该矿自1851年开采,至1853年就枯竭了,产量虽然不多,但产出十分精美,主要以蓝紫色、紫绿色为主,色艳质地细腻;

第三个老坑: 紫南 矿、此矿床位于水涧场,1834年至1855年间开采,该矿床产的翡翠玉质细腻,色绿、黄、红、紫等兼备。紫色中有紫包红、紫带红、红带紫三种特殊颜色,是任何矿床所无法见到的。产量很大,产质也极为精美,为历史上的老坑矿之最;

第四个老坑: 河心 矿、该矿位于南马场,1885年开采,历经30年基本开采完毕,该矿产出的翡翠玉质细腻水长、色绿翠艳,以正阳绿、玻璃绿为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