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水头能养出来吗?
首先,明确一点说法,翡翠的水头是不能养的的。 影响翡翠水分的因素主要有:结构、透明度、颜色。 其中,结构和颜色是先天因素;而透明度可以理解为中间因素,既与结构有关(主要是指晶体颗粒的大小和排列方式),又与后期浸泡有关(主要是胶态物质填充缝隙的过程)。 所以,我们常说的“养”玉其实就是指后期的浸泡过程。
人们常常认为玉器经过长期把玩或浸泡在油中会越变越润,其实这个“润”主要是因为表面油性物质的吸附作用以及内部胶体扩散带来的表面光泽改变造成的。用行话来说就是“包浆”了。
不过,这种因为浸泡而导致“亮泽度”增加的现象是很微弱的,对于整体通透感几乎是没有影响的——这就是大家所说的“养不出水头”的来由。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泡油”和“把玩”其实都只是在描述一种物理现象,即表面活性剂吸附于表面形成的膜对光的反射作用而已,并不涉及化学变化。因此可以说是有益的,但是不产生实质性的效果。
至于那些宣传通过“泡水”、“蒸熏”等方法来促使内部发生变化进而达到增值目的的做法则属于伪科学了,各位翠友切勿受骗。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应该明白如何辨别真假了吧?
很多人想让干的翡翠,经过戴养后,可以达到水润的效果。而事实上,不是每块翡翠都能养的,首先你的翡翠必须是b货翡翠也就是浸胶的翡翠才能养,而且胶质也是有区别的,用劣质胶处理的翡翠也是养不好的。
翡翠在被浸胶过程中,由于温度和压力不够,导致胶质没有完全和翡翠的裂隙,连通,并且没有渗透到翡翠内部空隙中去,所以这种翡翠,可以经过长时间地戴养,使翡翠周围的胶质,进一步地渗透进入翡翠内部,从而使裂隙和翡翠内部空隙得到填充,使其地子变实,看起来变透,而真正用强酸浸泡,再用高弹性的胶浸渍,经高温高压处理的翡翠,就算你买了几百万,也是养不好的。
所以能养的翡翠也是极少部分,真正的b货浸了树脂的,这种翡翠,大多数是山料,且裂隙比较多,质地粗松,所以才要浸胶。这种翡翠,如果胶浸的不到位,可以经过1~2年时间的佩戴,使翡翠表面,以及其周围的胶质,进一步地重新聚合,及渗透进入翡翠内部,使这些空隙得到很好填充,看起来会变润、变透,但这种翡翠戴养透的变化,是有限度的,不可能由干料变成玻璃种。
c货翡翠是只染了色翡翠,这种翡翠也是不能养的。天然翡翠a货,不论通透还是干的,也是养不好的。目前的b货翡翠95%以上的都是用优质的高弹性的环氧树脂浸渍处理的,这些处理好的翡翠都是可以拿去镶嵌或做成挂件,直接佩戴是没有多大变化的,不要浪费时间和金钱去相信,再好的b货翡翠能养出冰种玻璃种这些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