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辨别天然a货翡翠?

岳冯君岳冯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似乎有点久远了,但是看到有答主说让题主去鉴定一下,那就说明他肯定不是天然的。 那什么样的翡翠是天然的,什么样的是人工处理的(也就是所谓的B货、C货)呢? 这个需要从翡翠的形成过程说起——自然形成的翡翠主要是由硬玉岩组成的,也就是说,它本来就是石头,而宝石级的翡翠主要是由硬玉矿物组成,硬度在6.5-7之间,属于硬度比较大的石头。

由于形成过程中会受到地质运动的影响,所以天然形成的翡翠结构会比较紧凑,颗粒会比较大(肉眼看起来会比较粗糙),而且会有结晶粒状的闪光(强光泽,金属感),至于颜色的类型和分布状态也是自然生成的,不会有特别规则的形状。 那人工处理的目的很简单了,就是为了改变这些不完美的地方,使它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那么就会用到两种方法,一种是浸入溶液,一种是注入胶体。前者可以使石头变得更通透,颜色更加均匀饱满,但效果有限;后者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材料的密度,使材料的透明度增强,也会显得更“水灵”一些(更有灵气,灵动十足的感觉)不过很容易出现后缀,比如飘花呈条状分布,或者是染色不匀出现的色块等等……

总之,只要是人工处理的,总会有蛛丝马迹可以发现的。 而a货就是天然未处理的翡翠,无论是质地还是颜色都会带有自然的瑕疵,比如棉絮,结构上的裂纹等,当然,天然的就是最好的。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个词叫“优化”,这个词经常会被商家用于表示自己的商品是天然的,其实他们说的是“优化处理”!这往往会让萌新们误以为真的就是天然无处理的,其实,很多商家口中的优化其实就是指上述的浸入溶液或者注入胶体的处理方法而已,只是他们不会直接这么说罢了。

对于小白们来说,想要判断是否a货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实物拿到自然光下,仔细地观察,一般是可以找到破绽的,实在不行就用放大镜。不过要注意,如果买到的玉器正好是“色根”集中的地方,又是正面向上,那么就很有可能看不到明显的问题啦,这点需要注意~

巢林林巢林林优质答主

1、密度和硬度

翡翠A货的密度很大,所以拿在手上可以感觉到有明显的分量。而且,翡翠A货的硬度很高,用玻璃片在翡翠的表面轻轻划,翡翠表面不会留有划痕。而有些翡翠B货或者是C货,用玻璃划过之后,表面会出现一些划痕。

2、内部结构

翡翠A货由粒状矿物组成,内部结构是颗粒状、冰片状、纤维交织等结构,并且内部具有绵、冰点,棉通常是白色,形状为点状、丝状、团块状等,冰点通常是透明的点状,棉和冰点通常交织出现。而翡翠B货的内部是胶和翡翠原生矿物交织在一起,通常呈现波状、丝带状、脉络状,没有纤维状、粒状结构。

3、颜色

翡翠A货的颜色为原生色,呈丝网状、团块状、脉络状,色和底的分界非常明显。而有些染色翡翠的颜色为次生色,颜色通常为暗绿色或者蓝色,颜色通常附着在裂隙附近,在偏光显微镜下可呈现出明显的不同颜色的闪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