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和其他玉石的区别?
1、种水不同 软玉是闪亮的油脂光泽,硬玉则是强玻璃光泽。从观感上来说,硬玉显得更亮、更透;而软玉相对柔和一些,带点油脂的润感。 无论是软玉还是硬玉,都具有透闪石和阳起石这两种主要矿物。只是二者含量上的区别,导致两种类型的玉石在硬度、密度、折射率等物理指标上存在差异(具体可参考上表)。
2、产地和成分 软玉是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矿物集合体,主要形成于韧性流体或塑性流体的环境中。 在中国,主要有新疆和田玉、辽宁岫岩玉、河南独山玉和陕西蓝田玉。 和田玉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玉之一,有“千年国宝”的美誉,主要产于新疆和田地区。其主要成分是阳起石。 云南腾冲一带也出产软玉,人称“腾冲玉”。
硬玉的主要产地是缅甸,还有印度、加拿大和美国等地也有产出。其中以缅甸进口的硬玉质量最佳。 硬玉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化学式为CaMg(SiO3)2·nH2O。
3、形态不同 从外形上来看,软玉通常呈块状或卵石状,而硬玉则常呈柱状或颗粒状。这主要是因为二者的成因不同的缘故。 在自然光线下,将两者进行对比观察时,可以看到软玉的颜色呈现出一种油青色,而硬玉则呈现出亮白色的光泽。如果在灯光下细看的话,可以发现软玉的表面会有一层雾状的薄膜,这就是大家常说的“蜡样光泽”,这在硬玉表面是不存在的。
4、使用不同 软玉因为带有油脂的光泽,所以看起来比较温润,因此很适用于制作玉器首饰。 《礼记》中有言:“天子佩白玉,诸侯佩瓀玟。”说的正是用软玉制作为玉器首饰之意。除了装饰品外,软玉还可以用来制作雕刻品或器皿。 而硬玉更多被用于工业方面,主要是制作精密仪器用的镜片或者是人造宝石。
翡翠与其它玉石的主要区别,首先从显微镜下观察,其它玉石一般为纤维状、粒状、柱状晶体,没有翡翠特有的“翠性”;再者其它玉石一般颜色单一,并且色阶少、色韵差。
例如:和田玉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和墨玉,仅仅几种色调,且颜色从内到外一致、毫无变化;水晶的颜色也仅为蓝色、紫色、茶色等几种颜色,并且颜色透入晶莹的内部,与表面颜色保持一致。
另外,市场上常见的翡翠仿制品或替代品主要有:
一是玻璃,与翡翠最接近的是称为“水胆石”的半透明玻璃,从颜色上来说,玻璃一般呈蓝绿色,色散高于翡翠,并且,玻璃在仪器的光线下呈桔红色,并且用测密度计可方便地与翡翠区别。
二是东石,又叫马来玉,主要产于马来半岛,主要成分为蛇纹石,颜色与翡翠很相似,呈半透明绿色,常有深绿色不规则斑块。东石颜色没有翡翠纯正,绿色死板,且呈暗绿,常有黄或棕色调,绿色斑块显黑色,并有透镜状纹理,密度比翡翠小,一般不难鉴别。
三是玉髓,为带绿色的隐晶石英,玉化程度差,常有透明的白色或黄色隔断,绿色很少有黄色的色调,颜色为浮散色,内部结构很细腻,近于玻璃的油脂光泽,测折射率和密度可区别于翡翠。
四是副翠,由方解石组成被硅质代替的石化大理岩,其颜色主要为褐色和绿色,有玻璃光泽,但颜色太黄、太杂、透明度较差,内部结构由成定向排列的纤维状矿物组成,颜色不均匀。
五是染色石英岩,染色碧石,染色玻璃,染色岫玉及杂石,上述原料均为劣质材料,通过人工充填胶质染料而成,观察表面可以见到人为的人工的染料浸润的痕迹,有胶质感,内部结构呈石英的晶质结构,呈晶莹、干净的油脂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