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里面翡翠是土吗?
首先,从科学的角度来讲: 翡翠=硬玉岩=钠铝硅酸盐(NaAlSi2O6) 这种材质本身是不含有水的,严格来说也不是“矿物水”的衍生物——因为“矿物水”是粘性极小的水分子团,而翡翠结构中的水是以水分子形式存在,不能流动。所以,把玩沾水是正常现象,盘玩儿出包浆也是这个原因,但绝对不存在“沁”入或渗透的说法! 其次,我们谈一下风和水的问题。 在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中,金、木、水、火、土被称为“五行”,同时对应着五种物质形态——金为坚硬、木为生长、水为润滑、火为温暖、土为厚重;在五行的排列组合中,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所以,当我们说“土”的时候,其实是在说五种基本元素中的一种,它既是填充物质、建筑土地的元素,又是产生万物的母体,土在五行之中最为厚重,也最具有滋养的功能与力量。
而在古代的阴阳五行体系中,天干地支、星象八卦都参与其中,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对自然界的运行变化进行描述和预判。 当我们在谈“风水”时,实际上讲的是整个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律,人是生活在自然之中的,必然受到自然界的影响。 而作为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类也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古人将风清水暖的山林地形看作是“好风水”,是因为在这样的地形中,人的意志可以得到舒展,身体可以畅行无阻,情绪可以自由宣泄,灵魂可以获得庇护。在这种环境中,人和自然可以达成一种和谐的状态。
在五行的理论中有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他们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相生关系为: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相克关系为: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系统观,主要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
在古人的观念中,认为金、木、水、火、土五者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在现代人看来,这种思想未免有些牵强附和,我们还是可以把五行思想看成一种世界观和分析问题的手段。风水学说同样借助五要素来阐述它的理论。
翡翠的“五行”属性是“金”,而不是“土”,这是由于它主要矿物成分是硬玉矿物,硬玉的化学分子式:NaAlSi2O6,分子量98.02从翡翠分子的化学构成成份分析来看,其中含有“金”和“土”,其中“土”只是普通无机硅酸盐,价值很低。人类从自然界中发现的所有宝石(包括翡翠)之所以能成为宝物,是因为宝石中都含有“金”元素(如金、银、铂、钠等贵金属),这是宝石价值之根。“五行”相生相克,“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因此“金”是万物之首,五材之本。因此,翡翠的“五行”属性只能是“金”。
同时,古时认为人亦是由金木水火土五气相合成。人体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行中有一“气”过旺或过弱,均被视为病态。因此,人们运用五行生克原理,佩带某些“气场”可生旺自身体内所缺之“气”或克制所盛之“气”的饰物,达到健康长寿。而翡翠恰是这五气中“金气”最为纯正。可见佩带翡翠对中国人来说有吉祥、幸运之功效,这也是古时皇帝都佩带翡翠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