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盛产什么玉石?
郜鸣最佳答案
首先,我国不仅是硬玉(翡翠)产地之一,也是软玉(和田玉、岫岩玉等)的主要产地之一。 其次,我国的产区除了产自昆仑山脉的青海玉和新疆玉外,还有著名的南阳玉(独山玉)、绿松石、青金石以及孔雀石等多种矿产。 随着近年来地质矿产调查工作的进展,在东北、山东等地发现了透闪石纤维晶体集合体的新玉种——东北玉;在江苏溧阳发现了一种微晶灰岩中晶粒状阳起石的玉材,名为“溧阳玉”;在湖北郧县白浪镇,则发现了一种由蛇纹石组成的玉材,称为“郧县碧玉”或“湖北玉”;在台湾高雄四维乡也出产白玉,称“台湾白玉”。 目前我国未开发的宝藏级原石开采地主要分布在青海、新疆、云南等地,数量众多,资源储量巨大。
1.青海 青海是一个多产的玉石之乡,目前发现的矿点及产地多达40余处,其中以柴达木盆地最为集中,已发现和探明储量的玉石矿床(点)有20多处,主要有翠青玉、烟紫玉、猫眼石、玛瑙等。 青海翠青玉,颜色鲜亮,素雅清新,由于含铁量非常高呈深绿色,有时也会呈现出淡青色。优质的翠青玉质地细腻通透,具有较好的工艺价值。 青海烟紫玉属紫色玉髓类,由于含铁量较低,呈淡紫色至浅紫色,色彩淡雅柔和,似烟霞缥缈,因而深受女孩子的喜爱。
2.新疆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于阗县,古代曾是著名美石“于阗玉”的唯一产地,这里出土的玉件制作考究、技艺精湛。目前于阗已经枯竭,新的宝石级玉料来源正在寻找中。 和田玉是中国的特产,主要指新疆和田地区生产的玉石,又称“和田玉”。它的主要成分是含水的钙铝硅酸盐,化学式为CaAl2(SiO4)3•nH2O,矿物学上属于蛋白石族,因为所含水分含量不同,可以形成不同颜色的玉石。
根据考古学家研究,最早使用的玉石就是产于新疆的和田玉,它是在距今7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而且一直使用到汉代。 如今的和田玉除了白色之外,还有青、黑、黄、绿等多种颜色,而最受人们喜欢的要数白色和田玉了,它就像冰雪一样纯净、飘逸,给人一种清凉之感。
3.云南 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雪山的东侧,分布着一片片绿色的草坪,在草坡下有一个巨大的坑洞,从外面望去,洞内灯火通明,有很多工人在里面忙碌着,而这个大坑就是著名的玉龙雪山冰川砂矿,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蓝色冰洲石矿床。 据专家考证,这里的冰洲石形成于亿万年前的中生代,是由海洋里的贝壳等物质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汇集而成的。
中国是一个玉石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玉石矿产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辽宁、河南、台湾、甘肃、江苏、浙江、陕西、广东、广西、内蒙古等省、区、市,品种之多、质量之优,为世所罕见。主要有:
(一)和田玉,产于新疆和田地区,古称“昆山”、“昆山玉”,亦称“于阗玉”、“叶尔羌玉”。和田玉是中华民族使用最广、影响最大的玉料。它质地细腻,“缜密而温润”,色泽丰富,有羊脂白玉、青白玉、青玉、黄玉、糖玉、墨玉等。其羊脂白玉洁白无瑕,质地润滑,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田玉为韧性石料,有较好的韧性和抗断折能力,极适于在我国传统的工艺雕刻中使用。从距今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期到今天,和田玉一直被作材料广泛使用。西汉时已大规模开采,且已运用于大型雕刻制作。唐代,和田玉大量用于装饰与小型的工艺雕刻。清代,和田玉的开采和使用达到鼎盛时期,其开采规模之大、技术水平之高、用玉数量和范围之广、制作之完美均为空前。清末到民国年间,和田玉的开采和使用陷入低潮。新中国成立后,和田玉得到了全面的开采和利用。
(二)独山玉,产于河南南阳独山,古称“南阳玉”,是中华民族使用较早,知名度较大的玉料。其色彩丰富,质地细腻,硬度高。新石器时期,独山玉即被用于制作装饰件和实用工具。唐代,独山玉被用于制作大型玉器和大型陈设件,也用于作装饰件。宋代至清代,独山玉以制作小件为主,玉料也仅用于内廷。新中国成立后,独山玉得到开发利用。
(三)岫岩玉,产于辽宁省岫岩县等地,是质地细腻、颜色丰富(以绿为主色调)、硬度较低的蛇纹石。岫岩玉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其用于制作的玉器多为重器、装饰件和实用工具。唐代以后,岫岩玉的开采陷入低潮。到了清末至民国期间,岫岩玉开始进入制作行业。
(四)密县玉,产于郑州以西50公里处的密县,是继岫岩玉之后的蛇纹石化玉石。密县玉在唐代多用于制作大型玉器和大型陈设件,也有制作装饰件和实用工具的。宋代到清代,密县玉多用于制作小件和中件。新中国成立以后,密县玉得到了开发利用。
(五)河南其它玉料,主要指河南南阳的绿松石和孔雀石、河南的玛瑙等等,也是在5000年的制作过程中使用较多的玉料。绿松石,在新石器时期至清代一直处于大规模开采和使用状态。孔雀石,自唐代至清代多作为小型的装饰件和小件的动物件使用。玛瑙,自唐代至清末一直被用于制作装饰件和小件。
(六)辽宁玛瑙,主要产于辽宁新宾县横道河附近,亦产于西丰县、法库县等地,是我国制作玛瑙的重要产地。玛瑙在西周时已被大规模开采,广泛用于制作斧、钺、圭、璧、琮、瑗、璜、琥、璜等玉礼器;从唐代以后,除了制作礼器外,还用于制作陈设和装饰、实用工具等玉器;新中国成立以后,得到全面开采和利用。
(七)福建软玉,产于福建省漳州市和南靖县交界、诏安县梅洲乡的乌山南麓,有山产和水料两种。福建软玉质地优良,水路通达,颜色纯正,是良好的玉器加工原料。其开采始于上世纪的50年代末,被用于制作各种玉器和工艺品。
(八)老岭玉,主要矿物成分为透闪石、阳起石、白石墨、方解石,常夹有蛇纹石透闪石次生矿物,也产于岫岩大甸子镇的黄家堡,主要为透闪石,其质地绵软,呈纤维状结构和毡状结构,颜色以绿茶色为主,并带少量黄绿色、黄白色、灰色及黑色。老岭玉的开采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
(九)滇缅玉,也称“云南玉”、“缅甸玉”、“彩玉”、“水沫子”等。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