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会开了几次?

莘怡菲莘怡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2014年6月底,全国产业工人已达3.5亿人。 到2018年底,这个数字变成了近3.3亿(注:此处数据可能有错)。 四年的时间,消失了2000多万产业工人群体。

我查了一下这几年产业工人的数字变化情况,发现从2017年开始,“消失”的速度明显加快。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大量国企、央企的改制和破产,使得大量国营企业中的职工失去了“干部身份”(在计划经济时期,所有国有企业的职工都被认定为干部,享有各种福利待遇;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改制的国有企业大多实行了市场化用工制度,不再保留集体所有制职工的身份),从而丧失了加入工会的资格。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量中小民营企业如野火烧般迅猛发展起来。这些没有历史的民营企业在劳动关系建立上往往没有历史包袱,因而普遍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且不刻意去考虑给员工加入任何组织,于是导致了这一部分劳动者的工会会员率很低,甚至为0。

此外还需要说明一点的是,目前中国的工会是实行地方行政主管和上级工会双重领导的行政编制(也就是说工会的人也要领财政工资),所以会费收入是很有限的,加上政府补贴,也远远不足以支持工会开展各项工作的。因此除了极少数大型国企和外企外,中小微企业的工会往往是“有名无实”。

梅文芳梅文芳优质答主

中国工会自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每5年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已经先后召开过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十二次全国执行委员会和十二次全国产业工作会议。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5年1月在上海举行,参加这次大会的代表共有223人,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以邓中夏为委员长的执行委员会。 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于1925年5月1日在广州召开。这次大会根据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的决议,正式宣布中国工人代表大会和中国工会是正式的合法的组织。它正式定名中国工会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并且确认为全国工人运动的总机关。 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于1926年5月1日召开,这次大会选举可产生了由刘少奇任委员长的全国执行委员会。 第四次全国劳动大会于1928年10月召开。在这次大会上,中共中央给中国工会的题词是“伟大的工人阶级万岁,全国真正的工人阶级政党万岁!”这次大会在组织上第一次规定了工人的入会标准,使工会组织具有了工人阶级的组织的更明确的性质。同时,进一步改进了工会的组织制度,加强了工会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阶级性。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到第四次全国劳动大会,是中华全国总工会创建时期的重要会议。在这4次大会上确定了中国工会组织的名称,并根据实际工作的开展,不断地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为中国工会运动的组织形式确定了基本的原则和形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次全国劳动大会于1931年10月在江西瑞金召开。中共中央给这次大会的题词是,“团结、奋斗、解放、自由!”在这次大会上正式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改名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刘少奇当选为委员长。 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于1948年在哈尔滨召开。大会总结了工会工作的历史经验,确定了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方针和基本任务,选举可产生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六届执行委员会。

第五次全国劳动大会和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是中华全国总工会创建发展时期重要的全国盛会。

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工人会员代表大会,分别于1953年、1957年、1960年、1978年、1983年和1988年胜利召开。70年代末和80年代,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工会组织获得了新的振兴,工会的工作方针和形式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1988年召开的第十二次全国工人会员代表大会,正式将“全国工人会员代表大会”更改为“全国代表大会” ,将“工人会员”更改为“会员”。 从1993年开始进入新时期,新的工会领导集体,坚持以人为本,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工运事业,中国工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3年在北京举行。2008年10月在隆重热烈、务实节俭、特色鲜明的气氛中胜利召开了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中国工会的性质、职能定位、工作原则和目标任务,确立了新形势下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前进方向,并修改了中国工会章程。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