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钟表怎么确定时间?

应恬霓应恬霓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明确一点,所有机械表(包括钟)都没有“自动上链”的功能。 所有能活动的部分都需要手动完成。 上弦/去弦,设置日期/月份/年份,调整时间,都是需要手工完成的。 如果不想手动的,买块自动机械手表也是可以的。很多自动机械手表都有一个摆锤,通过上下摆动带动齿轮转动手表走时,不过这种摆锤手表一般是放卧室做闹钟用的,不能拿它当正儿八经的计时工具。

有些有摆锤的自动机械手表可以拿掉摆锤,当做普通机械手表使用,但是时间精度就没什么保证了——因为没摆锤之后,手表的摆动幅度就会变小,机械表的误差主要是由于摆动不足引起的(见我的其他答案: 为什么机械表一天误差几十秒?是机械表都是这样的吗? )。去掉摆锤的手表一般精度不足以用来计量。 另外,虽然很多答案都说了,当时的中国人有使用西方计时工具的习惯了,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除了某些高级知识分子(比如傅里叶,拉马努金这些大名鼎鼎的数学家)外,大多数人并没有这么“讲究”。

当时中国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都是用“以日为单位的计时器”——这个就是我们常见的日晷。日晷基本上由铜板或石板构成,上面刻有数字(一般是12个)每4个为一组,组成一个时区,每个时区都有一个特殊的符号,如上图所示。 将日晷放在阳光下,通过观察它的影子变化(这实际上是通过测量影子的长度来换算时间),以判断当下是哪个时辰。

当然,用日晷的时间精度没法跟现在相比,它只能提供一个大致的时间概念。同时,天气晴朗的时候才能使用日晷,遇到阴天、雨天或者夜晚就没法用了。所以,在现代计时设备引入之前,人们普遍会根据月亮的盈亏规律来制定时间计,称为“月历”(我国古代还有另一种根据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制定的日历——“夏历”)。

每个月都有两个星期,一周七天,每天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部分。初又称为“上昼”,正又称“下昼”。每一时辰又有“甲,乙,丙,丁”四个时刻。每一个时刻又被细分为“子,丑,寅,卯”四个更次。 所以,从计时精度上看,当时的中国社会主要使用的是以日为单位的计时器和根据月亮盈亏规律的日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