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赞扬中国的玉?

鄂梓桐鄂梓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们不是行家,所以用通俗的语言讲一下: 首先,中国是软玉(也叫真玉)的产地,除了新疆玉外,还有河南南阳玉、江苏扬州玉等,这些是含碳酸钙的硅酸盐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的玉石,颜色呈灰绿、深绿色,质地细腻,半透明到不透明。 有些东西,你得了解它的文化历史才能懂得它的好。

比如我国古代的玉琮,是祭祀用的礼器,呈柱状,有棱边,孔较圆: 这个东西跟现在的烟囱一样,高耸尖细,是用来插着祭拜时所用香火的。可以想见其材质需要非常致密,因为里面要容纳燃烧的火苗;还需要足够坚硬,才能在雕刻时保留原有的形状和线条。同时由于是礼器,还必须有良好的抛光性,便于长时间的使用和擦拭保持清洁。现在来看的话,这样优良性能同时拥有的材料恐怕只有和田玉了。

另外,古人在把玉琢成圆形的时候,为了达到尺寸要求,需要把原料磨得相当薄才行,这又对原材料的硬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太厚的料子很难做到表面光洁度很高,同时又很薄且具有较好的韧性。 和田玉正符合了这一特征,于是古人们创造了“切工”这一工序(现在才发明的词儿,古人可没这概念)来让材料尽可能利用,同时保证了成品的质量。

再一个优点是耐久,古代玉器如果保存得当,可以历经千年而不坏。这和现代宝石学中所说的玉的化学性质稳定,不容易被腐蚀是完全一致的。 最后一个特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作为礼仪用品,玉是贵族和平民都能享受的奢侈品——因为制作成本高,但又不像珠宝那样过于昂贵,所以王公大臣们能买得起,老百姓在节日里也能买来犒劳一下自己。

文一茜文一茜优质答主

玉,在中国历史上不仅是重要的工艺材料,而且被赋予了丰富的道德含义。其主要原因是玉具有冰清玉洁、温润莹泽、坚硬非常等自然属性,并且从古代开始中国民族与玉就结下了不解之缘。玉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积淀的反映,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观念,一种民族伦理道德观念的符号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与玉文化长期互相浸润,互相滋养的一个过程。玉文化所提倡的为人处世之道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所以玉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和源。如孔子说:“君子比德于玉”(《礼记。聘义》),把玉德与君子之德相提并论,成为儒家以玉德规范自己道德言行的重要行为准则。所以,国人推崇玉德,有润泽以温,廉而不刿,(《 礼记。聘义》)等“十一德”。汉代刘安《淮南子。本性训》中提出玉有“七德”。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言玉乃石之美者,具有五德。这些都说明玉德与中华传统道德思想、伦理观念相吻合。

玉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玉文化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同时玉文化又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进步做出了独有的贡献。由于玉文化在中国民族心理、民族文化心理中积淀的根深蒂固和玉德与民族道德的相互渗透,所以玉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和世界文化的精华,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思想道德作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