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画之乡哪年授予?
1987年全国政协七届五次会议上,《关于认定中国画为“国粹”的报告》得到通过并公布了这一认定结果。 “国史办”在报告中写道: 我国画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它起源于汉代(公元前一世纪),唐代(公元八世纪)已具相当规模。宋朝(公元十一世纪)出现文人画后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到了明代(公元十六世纪),由于商品经济的发达和市民阶层的扩大,中国画的表现题材开始丰富,表现技法也不断翻新,并出现了真正的商业绘画——江南的缂丝和北京的雕漆工艺。清代(公元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叶)是中国古代文化集大成的时期,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画家与作品。 但必须指出的是:这些画家们的成就并不是建立在西方科学的理论基础上的。他们不可能像西方的现代派一样去破坏形式美法则去追求所谓的“艺术真实性”。所以,尽管我们有徐青藤、八大山人、石涛、黄宾虹等许多巨匠名流,我们的山水画无论笔墨技巧还是风格样式都是一脉相承的。这就使得中国的山水画在世界美术领域内自成一格,既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审美理想,又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我们有理由把中国画称为“国粹”。 报告还建议成立国家层面的机构,专门研究发展我国的书画艺术。 目前,国内许多地方都以“国画之乡”“书画之乡”自称,如安徽省萧县人称其地为“书画之乡”,江苏省兴化市有人亦称“书画之乡”! 至于你问的“吴道子故里”的问题,我查了下资料,发现这又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一方面,据说吴道子的祖籍是今山西运城人。唐朝文学家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中说他:“世父秀实,客死太原”;南宋罗泌所著《路史》也有类似记载:“吴氏世居河东。”
而另一方面,一些资料却显示吴道之出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比如元代虞集所作《道园学古录·卷三十三·宋故著作郎中徐公墓志铭》中有载:“先公少居长安,从儒姓,学为文,既善书,得其笔法于翰林学士张择端……”张择端的弟子李唐在他的《晋德王李昭道御书楼图》中也写明“晋家御书中堂”。 另外,也有人认为他是河南人。因为宋朝的东京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