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币总公司累吗?
1. 工作强度和压力:这个应该算金融系统的底层吧,具体的工作内容根据部门的不同会有差别,但总体而言应该是负责销售、客户服务与关系维护、产品开发、国际业务以及市场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当然每个公司具体的情况不同,所分工的内容也会有所差别。 就个人感受来讲,工作强度不算大,因为作为国家直属企业,在订单量等方面会受到一定的监管,所以不需要像某些金融机构那样为了完成指标想尽办法拉客户,同时因为是刚刚起步的企业,所以在流程等方面还需要不断进行优化,由此带来的工作压力相对来讲也不是很大。
2. 薪资待遇:工资水平在金融行业里处于吊车尾的水平,不过因为刚上市的原因,薪酬体系正在重构,预计工资水平会逐步提高;福利方面比较完善,五险一金、补充商业保险、带薪年假等等都有;除了工资以外,还会发放一些实物福利(购物卡、礼品等)。
3. 发展路径:对于刚入职的员工一般会安排较为简单的基础工作,主要是让新人能够快速熟悉业务,由于是刚刚成立的公司,所以能够学到的东西也比较多,有利于今后的职业发展。如果有一定的工作经验,那么可以往专业领域进行深入,如国际业务部、采购部、销售部等部门,从事具体的业务开展或者项目执行工作。公司目前处于初创期,相应的职位较少,且大多为职能类岗位,因此晋升机制会比较缓慢。
中国金币总公司不但是发行金银币的中国唯一授权机构,同时也负责金银币的日常零售工作。而金银币的发行量,基本是依据市场需求来设定的。而市场的需求是多变的,在很多发行信息未公开的时候,就有部分产品出现短缺现象。中国金币总公司的官网零售是每天在固定时段放号,然后客户在限定时间内去抢号。抢到号的客户,再在下一轮的抢购中,去选购现货金银币。由于中国金币总公司在金银币市场的权威性,以及其销售的产品均为“现货”,所以,每一次放号均有数万乃至十万人参与抢购,造成其网站瞬间流量过大而崩溃。
其实,如果大家冷静下来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出现这一“抢购”“秒光”的现象,完全是因为部分人不遵守正常购买秩序造成的。如果大家都按照中国金币总公司“一人一号”“一个IP地址限购一锭”的销售规定,每次放号的5000个号码均有不同的个人持有,然后在后续的抢购中每人按照限额购买,那么,即便是一些热销的品种,也是全部售空。
但现实的交易过程中,总有些公司和个人,将这一“零售市场”当做“批发”通道,或者直接参与抢号抢购,或者将获得的购买链接转发给他人,甚至,还有些人,购买了链接,但最终并未购买,造成了真正的个人消费者没有机会购买到现货金银币。所以,造成“一人一号”变为“一人多号”“一公司多号”,“一人一锭”变为“一人多锭”“一公司多锭”,最终导致真正想买现货的个人消费者购不到现货金银币的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