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二碑林是什么?

闫灵春闫灵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三希堂”是清乾隆皇帝赐给他最爱的儿子永瑆的书房,位于故宫内。 “三希”就是取自于《尚书·伯禹谟》中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智行弥远而好学不厌,唯日孜孜,无夕不问。” 其中“三”表示多、无穷无尽的意思。“希”同“稀”,稀少、罕见之意。乾隆希望他这个喜爱书法的儿子能像“三”一样博学多才,像“希”那样努力,不断进取。

永瑆也的确没辜负父亲的期望。他的楷书学赵孟頫,行书学王羲之,草书学怀素,笔法灵秀,俊逸清雅。其代表作有《兰亭叙》、《逍遥游》和《临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等。这些作品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曾先后被乾隆帝和嘉庆帝赏识,分别将其命名为“慕雅堂”与“宝墨亭”以作褒奖。 但永瑆最得乾隆宠爱的还要数他的行草《千字文》。这副作品是永瑆二十岁时的作品,共一千个字,字字独立又相连相通,清新秀丽,潇洒飘逸。乾隆十分喜欢,特意将之镌刻于石,立于宫中。

可惜后来这部作品却下落不明,只有一些影印流传于世。 为纪念这位乾隆皇帝的爱子,乾隆帝下旨将他死后所住的殿宇命名为“思贤堂”,并特作诗句一首:“古殿幽暗随云去,空留几卷《春秋》词。少陵诗草还珍重,一卷摩挲一叹息!”表达了他对爱子深深的思念之情。

晋琬珠晋琬珠优质答主

宝鸡是中国最早建有碑林的地方。宋代时岐山县知县李允升搜集秦、汉至宋代的碑石二百余通,按历代分庭排列。后来由于年久战乱碑碣遭受到严重损坏,1980年才予以重建。宝鸡碑林现有两处,一处在金台观附近,另一处在石鼓山上。

石鼓山又名五父原,相传古秦景公曾为祭祀其五位贤臣在此筑台,秦穆公也曾在此演习兵阵。此山还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终老之所。这里古柏森森,曲径通幽,环境十分优美。

新建碑林采取殿、廊、亭及“L”形座布局,整个群碑与石刻,相互映照。殿内珍藏了唐、宋、金、元、明、清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及《出师表》、《三国志·诸葛亮传》等全文碑石。最为可贵的是,这里保留有我国最早的刻石文字,闻名中外的“石鼓文”。殿北石亭内是被郭沫若先生称为“石书博物馆”的高2米,宽5米的北宋名臣吕大防的《石鼓文》镶嵌石刻。亭南是为历代诗人的佳作,特别是咏铭麟州台的著名诗篇的碑廊。沿碑廊南端东拐为“秦公庙”,内有秦文公、秦穆公、秦宣太后和秦孝公及商鞅的塑像。碑林内还有不少歌颂宝鸡开发建设和新风貌的诗文书画碑刻,石鼓山上还有著名书法家舒同、尉天池、钟明善及吴丈蜀等人的诗碑、字碑,这些都为碑林添采增色。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