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有哪几种颜色?
先放一下图 本人很喜欢玉,各种玉,身边很多朋友知道我喜欢玉之后会主动联系我,给我寄来各种各样的料子让我加工成喜欢的首饰。所以这个问题由我回答再合适不过了! 我接触玉石到现在大概十几年了..(暴露年龄了)刚开始学的时候就在想到底是学青玉、碧玉还是白玉啊?后来随着接触的玉多了发现什么颜色的玉都有! 不过我们日常所能见到的玉主要是产自新疆的和田玉还有缅甸的白玉和翡翠以及青海玉等。下面就介绍一下这几种常见玉石的特征: 和田玉:主要指软玉,以白色为主,含有透闪石成分85%以上,有时带有黄色调,被称为“熟色”或“暖色”;部分含铬的和田玉呈艳绿色。
1.山料:这种一般颗粒较大,多呈石头状,品质也参差不齐。 2.籽料:这是最好看的,也是价值最高的。形状多为卵形,表面很光滑,偶尔会有凹凸不平的纹理。色调丰富,白色、青色、墨色都有。 划重点!!!籽料是有皮色的而且大多白中带皮。
缅甸玉: 指产于缅甸地区(旧称缅宁)的优质白玉。由于产量大,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白玉都是缅甸玉。 其特点如下:
1.颜色:颜色比较单调,一般都是白色或者无色。
2.光泽:油脂光泽,看起来就很润。
3.结构:细密结构,肉眼看的话可以看到比较细微的晶体颗粒。
4.触感:摸起来的话会觉得油润,但是不会觉得很腻。
5.声音:用钢锯条敲击的话听到的声音是比较清脆的。
6.密度:比重大约是2.97—3.05g/cm3。
7.硬度:缅甸玉的硬度大概是6.5—7左右,所以平时如果不小心磕碰到了可以用指甲划一下试试哦~ 特别提醒: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假的缅甸玉,要特别注意分辨!
主要有两种:
1、染色玉:就是用化学染料染色的玉,这种染料是很毒的,对人体伤害很大。染色玉的颜色很不自然,在阳光下会褪色。 用放大镜观察的话可以看到有染色剂沁入的结构。 如果是染色玉的话用手轻轻一摇就会听到里面沙子摩擦的声音,而且光泽也是比较干涩且不透明的。
2、烤色玉:这是一种伪玉器,是用低档的玉料或者是石料经过高温烧色而成,颜色一般都很艳丽。 因为本身就是仿制的自然色彩,所以烤色玉摸起来也会有一股黏糊糊的感觉。灯光下或太阳底下会隐隐发现有闪亮的晶亮点点。 声音的话听起来会比较闷。
玉有五德,外润内坚。我国玉矿资源丰富,颜色多变,质地不一。在2004年国家标准《珠宝玉石名称》中,将和田玉列为40类珠宝玉石中的一类玉髓品种,对其进行了定义:“狭义的和田玉指源于新疆和田的玉石,它是透闪岩类矿床中产出的玉石品种,主要由透闪石或透闪石-阳起石组成,呈白色、黄 色、青色或黑色”。但在我们祖国辽阔的土地上,除和田玉外,还有产于河南的宝玉石矿——独山玉,辽宁鞍山的岫岩玉,以及绿松石、缅甸翡翠等。
独山玉产于河南省南阳市郊2公里的独山北麓,因而得名独山玉,也称南阳玉。属黝帘石化斜长岩——黝帘石化拉长蛇纹岩,是介于辉石和黝帘石之间的一种钙铝硅酸盐,独山玉为我国独有的玉种,其矿体以透镜状为主,有块状、似层状、豆状、浸染状等。
独山玉玉质润泽细腻,是工艺美术的珍品原料。其颜色有白、红、绿、紫、黄等。白者明洁,绿者清润,紫者鲜艳,黄者多作点,红者显色带。紫色多与白色或绿色相伴,是独山玉中比较常见的颜色。多色相伴的,可雕琢成俏色玉器。
岫玉亦称“岫岩玉”,产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距今已有7000年的采掘及制作历史。岫岩玉主要矿物成分为蛇纹石,含微量磁铁矿、绿帘石、透闪石等,主要呈苹果绿色,浅黄绿色,以及蜡黄、蛋清、芙蓉红、茶色等诸多颜色,呈油脂或玻璃光泽。岫岩玉属多晶玉石,由细小的纤维状和微晶质蛇纹石矿物组成。其玉质不如和田玉细腻温润,宜雕琢较大制品和茶色等诸多颜色,呈油脂或玻璃光泽,易使器皿随时间的推移而形成包浆,古朴油亮,光彩润泽。
玛纳斯碧玉产于新疆玛纳斯县。碧玉多为深绿、墨绿色,多有黑点和筋纹,可用来做瓶炉器皿和山子雕,亦是镶嵌的优良材料。
一般而言,碧玉常略呈暗色,具有油脂光泽,质地细腻润泽,颜色多样绚丽,其玉质一般不如青玉致密和纯净,多有杂质,在青绿色的底子上出现白斑和黑点,有的甚至带有青色的玉筋。碧玉与青玉一样,质地也是以细润为好,但是碧玉的色彩鲜明度要远高于青玉。其颜色以纯正、通透、有光泽和纹理为佳。常见的有虾青玉、干青玉等。其中虾青玉外表和碧玉接近,但内部颜色偏青;干青玉颜色偏绿,通透度也比虾青玉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