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娃玩偶有什么用?
1 炫耀(以物炫人) 我有一个朋友,在澳洲留学的时候,有一次他和他父母视频聊天,他说他要送一个礼物给他妈妈,让他母亲惊讶的是,他打开箱子后,里面是一个全身穿着日本和服的假人; 还有一个朋友,他在香港读中学,每次返校时都会给他的同学带一些小礼品,比如精致的木偶人或者做工非常考究的纸扇,上面画着中式的花草图案,这些手工艺品都来自于杭州的“王星记”; 还有一次在巴黎,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和她母亲在街上逛,看见一个售货亭,母女两人很感兴趣,母亲就想买一个回来。这个售货亭里摆满了各种样式的娃娃,这个母亲随便挑了一个最便宜的。但是当她把那个购货单给女儿看时,却发现女儿已经摇摇摆摆地走进街的另一边的一家玩具店了。过了不久,她女儿手里拿了一个更贵的玩具回来了。 “你为什么要那样做?”她有点生气地问。
“因为那个售货亭不是家。”她女儿回答说。 这个故事或许有点童话色彩,但它却真实反映了中国人对于“家”的概念。
2 珍藏 一个中国的孩子如果得到了一个心爱之物,他最有可能做的事情就是把它珍藏起来,放在柜子的最里面。有时候,孩子可能会对这件物品爱不释手,以至于到了“宝贝”的程度——他可能一天要欣赏自己心爱的娃娃好几遍呢! 然而,当这一切成为过去时,那些被珍藏起来的“宝物”也渐渐蒙上了岁月的灰尘……
3 延续梦想 一个中国的孩子如果有了一个梦想的话,那很可能就是这个梦想来自他的爸爸妈妈,也就是来自上一代。 “我要当一个医生”“我要成为一个科学家”……这样的梦想往往是最美好的,也是最单纯、朴素的,因为它背后往往隐藏着亲情与善良。
4 情感依赖 中国的孩子往往是伴随着对这些玩偶的喜爱而长大的,他们可能对洋娃娃或者其他玩具的喜欢程度远超过自己的爸妈,因此他们也往往会把这种喜爱转移到爸爸或妈妈的身上。所以你可以看到,一个男孩子即使已经上高中了,还喜欢抱着自己的布娃娃,而不喜欢自己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