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国画的笔墨问题?

易承彦易承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这个问题有点大,我尽力把概念说清楚一些。 “用笔”和“用墨”的问题其实是一回事,这里分开来说是因为传统的认识是这样的。 我们知道,汉字是线条符号,而不是象形文字。古人从结绳记事、甲骨卜辞开始,就一直用线条来记载事件和表达感情。《礼记·檀弓下》有言“书其姓字,礼之至也”。所以说毛笔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而笔法的精髓在于“笔法”;同样,中国画中的笔墨问题也是核心问题之一,而这个问题的源头就是技法意义上的笔法和墨法。

我们一般讨论的笔法是指笔锋在笔画运行的路径以及停顿方式(包括行笔和折笔)。简单地说,就是笔该怎么使。 传统的中国画论中,对笔法的论述很多,如宋代的《宣和画谱》中就有详细的介绍。不过,这些理论说教毕竟远不如实际演示的效果直观,因此我们就得看一下真正的古代字帖或者碑帖,看古人到底是怎样用笔的——当然,看硬笔字帖或碑帖,是没有意义的。

最好的古法钢笔字帖,大概是元代脱脱所刻的柳公权《玄秘塔碑》(又名《柳公权心经》)。这本字帖流传较广,且为柳公权的楷书代表作。只要翻开这本字帖,我们就能一窥古法笔法的端倪了。(附图1)

图1 《玄秘塔碑》拓本 局部 用简体字打一个比方,古笔法犹如跳芭蕾舞,虽然姿态各异,但每一步都有规范;再打个比方,犹如弹琴,无论弹什么曲式,都有基本指法。 那么古墨法又如何呢?我想大概就像用淡彩画出一幅写意山水画那样吧。具体画法如何,由于资料所限,我不能做出详细论述。在这里附上宋·郭熙《林泉高致》中的一节,聊作管窥: 总之,笔法、墨法都是技艺上的事情,并不神秘,且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熟练。

另外还需指出的是,我国的传统书画鉴定,是看真迹的。而且必须是原作。因为在真迹面前,任何临摹、仿制都会露出马脚。这点与油画等西方视觉艺术是不同的。

昝梓林昝梓林优质答主

一:笔与墨

笔与墨,是相对独立又相合,互补互动的。独立,体现在笔的运用者用毛笔来勾线和皴擦点写,而墨的运用者则以墨色的不同变化来表现物象。“笔”强调线条的劲爽,刚健,和质感。“墨”讲究墨色韵律变化,以求达到浓淡干湿的效果。合,体现在笔中有墨,墨中有笔,二者是合二为一的。笔为骨,骨可使物象鲜明、生动;墨为韵,韵能使物象达到变化莫测。因此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笔墨规律

笔墨规律是相对传统绘画形式来说的,比如工笔重彩和写意形式的山水画在笔法上就有很大变化。从整体笔法来看,线的笔法是基础,其他笔法都要建立在笔法的基础上。在墨法上,要注意干湿浓淡黑五大法的对比和转化规律。作画时要注意笔与水、墨、纸之间的和谐、笔与笔之间的衔接、墨色在宣纸上渗透的规律(以水为媒介),以及笔墨的节奏规律。

三:笔墨形式

笔墨形式也是分为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来说。笔法的形式可分为以线条为主的勾皴法,以线面结合,以面为主,来塑造造型。墨法形式上可分为焦、浓、重、淡、清五个变化形式。在实际运用中,二者相互作用,既对立又统一、不可分割地存在着。二者可单独运用,也可在造型中同时运用,以增强画面的“笔”味和“墨”的气韵。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