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邢侗怎么读?

许珺许珺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邢侗”的读音是xíng dǒng,邢侗(1551—1617) 字伯予、子友,号知非、知倦翁,谥端简。明代山东临邑县人士,与董其昌、米万钟、张瑞图并称“燕赵三贞士”或称“河北三大家”。又与董、米、王世懋并称“南北四公”。 邢侗工诗善书,擅篆隶,尤精行草,师法王羲之、智永、颜真卿等名家,笔力遒劲,飘逸多姿,有晋人风度;他的行书用笔外柔内刚,结体宽博疏朗,气韵流畅,于端庄中见潇洒;其草书笔法圆润流畅,潇洒飘逸,在明代颇有影响。清代梁同书称其为“国朝第一”。清乾隆帝评其书法“神趣翩翩,足云雅品”,并赐“国朝正书第一”匾额。著有《来禽轩集》五卷、《草诀百韵歌》二卷、《临池管见》一卷。

邢侗书法欣赏(一):楷书《滕王阁序》册页 邢侗书法欣赏(二):楷书八言联 邢侗书法欣赏(三):楷书七言联 邢侗书法欣赏(四):草书横披 邢侗书法欣赏(五):草书屏幅 邢侗书法欣赏(六):行书手札册页 邢侗书法欣赏(七):行书册页 邢侗书法欣赏(八):行书扇面

原天俊原天俊优质答主

“邢”读音为xíng ,第一声; “侗”读音tóng第二声,但此处应读dòng第三声(注意此字是仄音)。 所以这个姓正确的读音应该是xíng dòng (二声)。 以上是我的见解仅供参考。 我觉得他名字中有一个"通"字,可能取的是通达的意思吧! 他这个名字应该和《中庸》有关联(子曰:"舜其大孝也,德莫大焉,是以谓之'至圣') 中庸原文如下: 这是我在网上找到的中庸全文,感觉这篇写得不错,建议大家都去读一读。我觉得从中庸里找灵感对创作书法作品很有帮助呢。

郜贤郜贤优质答主

书法家邢侗读作(xíng dòng,阳平、去声)。邢侗,字子愿,号思白、似白、思为白后所改,别署“方山公”,晚年一号“来禽”,山东西安市临邑县邢侗街道前仓上村人,明代著名书法家,“明代三才子”之一,后世视其为一代宗师,有“北方书圣”之誉,与明末董其昌、张瑞图、米万钟并称为“晚明四家”。

邢侗自幼聪慧,少时即通五经,善词赋,好临池,师法二王、颜柳与米芾,又参以己意,自成一格。尤善行楷,纵横爽逸,婉畅姿媚,为时所珍。时人赞其书法称:“子愿书法绝伦,米南宫以下,颜太师、李北海、杨少师以上,真国宝也。”明董其昌跋邢侗书《周易程传》云:“此本直逼大令,惜不近见耳!书家以险绝为奇,今人未易测也。”

邢侗所处的时代,正是明王朝由盛转衰之交,政治黑暗,宦官佞党祸乱朝纲,加上农民起义、后金政权开始滋长,形成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这一切都影响到当时的文学艺术。书法家摆脱了宫廷趣味和台阁体的影响,在技法上、理论上、审美上都有新的探索和尝试,出现了许多成就卓著的书法家,这是晚明时期书法艺术空前活跃的重要原因。邢侗就是在这一艺术气候下脱颖而出的最具代表性的大家。

邢侗的书法艺术成就,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和垂青。其传世书迹不下百件之数。书迹在清代乾嘉年间已十分难得。清代叶奕苞《金石录补》记载:“(邢侗)善行、隶书,体兼众妙,时称第一,有北王南董之目。盖董其昌得气而邢侗得韵也。”

邢侗著有《来禽馆集》《来禽馆帖》。邢侗与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攀龙、吴岳及王世贞齐名,有“济南四元”之称;与汤显祖、董其昌、冯惟敏并称“四大家”;与董其昌、米万钟、张瑞图,并称“晚明四家”。

邢侗的书法对清代初期书法家如傅山、王铎、宋旭等有影响,对“扬州八怪”书家有明显影响,与“扬州八怪”中之郑板桥和金农、黄宾虹等关系尤为密切。郑板桥曾云:“邢思白书法精绝,人所共知。又尝论其人品高轶。”郑板桥的代表作“六分半书”,是在邢侗“隶楷”即楷隶相掺的基础之上演变而来的。郑板桥“以行书之响拓,八分之驻留,画竹之顿势,而为兰”(李可染评)的《兰竹草虫兼善图》的立轴构图法,也是取法于邢侗的《雪蕉图》。

2014年,山东临邑县委、县政府筹划建设邢侗文化园:集展览、学习、学术研讨、文化交流等各项功能为一体的文博、教育、文化、艺术中心。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